谱载一世祖学芳,曹田邓氏族荣光

 关注13568629059 阅读:11
举报
 

     近日,笔者在研习湖广填川移民文化时,拜读了清朝康熙年间自湖南宜章曹田入川的鄧氏学芳公后裔(如翰公系)《鄧氏曹田族谱》和湖南省宜章县赤石乡曹田村邓公树现编写的《曹田村史》及正在编写的的《曹田地名演义》等相关资料,对曹田邓氏及其入川的世系源流相关情况有一定的了解,为弘扬移民文化,传承历史文明,特以《谱载一世祖学芳,曹田邓氏族荣光》为题,将有关情况转述于下,供大家研讨时参考,不足之处望多指教。

   曹田邓氏入川始祖如翰公后裔
           邓树华之子华仔
         二零二四年元月二十五日

         曹田地名演义
      谱载,一世祖学芳公传有云:“大凡开创者,非才固不能扩其基业,非德亦不能绵其统绪。”
       曹田者,乃鳌鱼上水之地。南宋宝庆二年(1226),始迁祖学芳,由岳州湘乡迁宜邑曹田肇基落业,初居曹溪里(今曹田洞弯内大坵),取名曹溪里,是因依山傍水而居,东北边靠后岗山村头门,南连双峰洞,西沿渔溪河和矮子岭;其大局山形地貌:东有百官岭,南有蒋泰岭,西有九子岭,北有仙泰岭;张家江沿龙巷内至扬堤角上汇合渔溪河流绕村而过,向南径流至鱼门出口猪漕涟汇入珠江水系,因此谓之曹溪里;竹梅村,因曹溪里地盘狭小,人丁繁华,开户扩家地盘有限,加之猪牛鸡鸭常年到竹梅深处觅食不归,人随家禽移居竹梅村,其地势开扩,竹梅并茂,竹有高风亮节之胸怀,梅有与百花不争芳斗艳之傲骨,是最适合繁衍开派之所,是为竹梅村;曹田,有朝甜之寓意,曹字曲草若布,有宽广之意,亦有七门八洞之享誉,东有百官岭,南有蒋泰岭,西有九子岭,北有仙泰岭,北引郴州苏仙之秀,南连粤北金鸡之景,田土丰茂辽阔,土地肥沃,南北通衢,东西映照,乃繁衍生息之佳境,寓其意取名曹田沿用至今。“曹溪里,竹梅村,曹田”,这就是曹田三易其名的来历。七门:(1)村头门,位于曹溪里东北方,是原曹溪里的村头门户,如今因谐音又叫青头门;(2)罗家门、(3)张家门,原是这两姓原住民的居所,时过境迁,不知何故,如今这两姓不知所踪;(4)塘泗门,今塘下庙片(塘下庙是蓝坪亚汉公私庙);(5)石巷门,靠朱家岭与蜡树下片,故名思义,原石巷门片水田灌溉水圳有石槽巷内成渠之状故名;(6)坛山门,今坛树下片,靠庵门口,因树得名而取之;(7)坛鬼门(应是坛归门),应是旧时地方的一个祭祀场所,又是亚河公房的一块祖墓地。八洞:(1)曹田洞,原曹溪里易名,今4、5、6、7、8组水田共二百多亩,属曹田洞水圳自源灌溉面积;(2)双峰洞,老车站门口片,是4组水田面积,靠圆山内;(3)牵米洞(大米前片),6组连7、8组水田,靠塘下庙,张家江自然灌溉;(4)门口洞,老弯里门口片,张家江水圳自然灌溉;(5)小水洞,码头下片,张家江水圳自然灌溉;(6)高粱洞,蓝堡桥以上靠马口洞片,7组水田;(7)松江洞,靠鱼门涟片,靠曹田洞水圳灌溉,9组水田面积;(8)新坪洞,知江头下水偏水田,9组水田面积。这七门八洞表面上看是些地名而已,其中寓意深远,“七”与“齐”谐音,“八”与“发”谐音,蕴含着“齐发”的深意;七和八叠加为十五,十五月圆,有齐发圆满之意。既有夫妇齐眉到老,又有共同发展之愿景,把朴素的农耕文化构筑在生产生活当中,既在不断的完善自我,又在推动社会不断的发展与进步;七是奇数,八是偶数,形成了阴阳和合的夫妇之配,构成一幅天地人和的美好生活画卷。……未完待续

       二房魁让公派下永源公房十四世化虎公之子如翰、化球之子如品二公于清康熙四十九年(1710)往川,今四川宜宾市叙州区李场镇祥弯村、金家村(原马场乡),翠屏区思坡镇和屏山县大乘镇,现有人口500多人。

       宜宾,有市、县两级之名。宜宾市,属四川省辖地级市,别名酒都、叙府和戎卅,有“万里长江第一城”及“中国洒都”和“中国竹都”之称。宜宾县,又名僰道,隶属于宜宾市,是一座有着“二千多年建城历史”的古郡,地处四川盆地南缘,长江上游和金沙江、岷江下游的金三角地区,是川、滇、黔三省边界经济开发的腹心地带,面积2945.83平方千米。2018年7月23日,经国务院批准,撤销宜宾县,设立宜宾市叙州区。

     清康熙四十九年(公元1710年)后,因湖广填川,曹田(湖南省宜章县曹田村)邓氏始祖学芳公第十五世孙如翰,与妻钟氏于湖广蓝山县登头冲携子其连(康熙四十九年出生)入川,居叙州府宜宾县宣化乡开基肇业,移居宜宾县大塔乡高坳子后,康熙五十八年生次子其科。

      学芳公第十五世孙如品,于康熙四十九年(公元1710年),自湖广长沙府郴州宜章县二都曹田湾携四子:其荣、其华、其富、其贵入川,居宜宾县菜坝开基肇业。

同期入川居宜賓縣的学芳公后裔还有十四世孙化羲(應譽公次子,字在一,止)、十五世孙如翔(化虎公次子,止)和如沚(化虎公三子,入川改名如恒,止)。

第一世

始祖鄧公學芳,二郎,于寳慶二年,由岳州湘郷而迁居宜章之曹溪里,凄薛氏生男四人:長讳成熙,次讳成雍(无出),三讳成妪(无出),季讳成煦。

第二世

成熙,學芳公三男,字和甫,娶何氏生男三人:長曰及桂(字明叟),次曰及壁(字隆叟),三曰及玉(字榮叟)。

第三世

及玉,和甫公第三子,字榮叟,娶谷氏生第科。

第四世

第科,及玉公之子,字甲六,娶谷氏生作盛。

第五世

作盛,第科公之子,字顯達,娶袁氏無出,次娶陳氏生男四人:長魁漾(字必恭),次魁讓(字必祖),三魁諭(字必宽),四魁謀(字必海),必恭、必海二人無傅。

第六世

魁讓,作盛公次子,字必祖,娶陳氏己故,又娶李氏,随親在任,娶海康千户張氏生男三人:長亚泉(字永源),次亚河(字永清),三亚漢(字永泰)。

第七世

亚泉,魁讓公長子,字永源,娶廣東朱氏生男:志珏。

第八世

志珏,亚泉公之子,娶玉氏生男:述政。

第九世

述政,志珏公之子,字文瑞,娶吳氏生男:斯首。

第十世

斯首,述政公之子,字敦冕,娶氏不详,生男:文華。

第十一世

文華,斯首公之子,字尚文,娶氏不详,生三子:長明宗,次明業,三明富。

第十二世

明富,文華公三子,号維峰,娶譚氏生三子:長應黌,次應譽,三應與。

第十三世

應黌,明富公長子,号秀吾,娶陳氏生七子:長化瀧,次化虎,三化麟,四化蛟,五化球,六化縄,七化賛。

應譽,明富公次子,号忠明,妣楊氏生子二:長化美,次化羲。

第十四世

化虎,應黌公次子,号鼎瑞,娶張氏生五子:長如翱,次如翔(止,生于湖广,入川葬于宜邑大塔乡地名书房背后,坐西向东),三如洤(乳名孟藍,过房接與化瀧為男,号天林),四如沚(止,入川改名如恒,号天必,生于康熙六年丁末岁又四月二十日午时,系湖生长人氏,殁于乾隆十八年癸酉岁二月十五日巳时夀终,享年八十六夀,葬于宜邑菜坝乡大水凼牛形,坐北向南),五如翰(号天學,往川居宜宾)。

     化球,應黌公五子,配谷(顧)氏生子三:长如品(往川居宜宾),次如吉(配萧氏生子二,住居桂阳),三如器(出继桂阳胡姓)。

化羲,應譽公次子,字在一,止。生於顺治七年庚寅嵗冬月十三日申時,係湖廣生長人氏。入川殁于康熙六十年辛丑嵗八月十七日申時夀终。享年七十一嵗,葬于四川下南道叙州府宜賓縣大塔郷地名高垇子,山向坐西向東。妣黄氏止,生於顺治十三年丙申嵗八月十四日未時,随夫入川,殁康熙六十年辛丑嵗二月初三日,寅時告终。享年六十五夀,葬于宜賓縣大塔郷地名書房背後,山向坐北向南。妣周氏止,生於康熙十年壬子嵗十一月二十七日申時,殁故年月不详,葬于宜邑大塔郷地名書房背後,山向坐北向南。

第十五世

如翔,化虎公次子,止,生於湖廣,入川葬于宜邑大塔郷地名書房背後,山向坐北向南。

如沚,化虎三子,入川改名如恒,止,生於康熙六年丁未嵗又四月二十日午時,係湖廣生長人氏。殁于乾隆十八年癸酉嵗二月十五日,巳時夀终,葬于宜邑菜坝郷大水凼,牛形山向,坐北向南。

如翰,化虎公五子,号天学,入川始祖(湖广长沙府郴州宜章县二都曹田湾人氏,于清朝康熙四十九年生长子其连后,自湖广蓝山县登头冲携子入川居叙州府宜宾县宣化乡,康熙五十八年生次子其科居四川宜宾县大塔乡高坳子),配钟氏生子三:长其连,次其科,三其第。

如品,化球公长子,号元吉,入川始祖(清康熙四十九年,自湖广长沙府郴州宜章县二都曹田湾携四子入川居宜宾县菜垻),配郭氏生子七:长其荣,次其华,三其富,四其贵,五其金,六其玉,七其堂。

第十六世

其连,如翰公长子(随父入川),配李氏入川生子七:长昌锡,次昌锦,三昌铭,四昌铨,五昌镕,六昌镒,七昌钺。

其科,如翰公次子,配萧氏、李氏、陈氏生子五:长昌鑑,次昌钜,三昌镇,四昌铚,五昌録。

其第,如翰公三子,配袁氏生子二:长昌铃,次昌鑨。

其荣,如品公长子,号甚华,随父入川,配黄氏生子四:长昌冕,次昌明,三昌晃,四昌昇。

其华,如品公次子,随父入川,配曹氏生女一(止)。

其富,如品公三子,号有大,随父入川,配曹氏生子二:长昌口(配陈氏),次昌言(配曾氏)。

其贵,如品公四子,号雨侯,随父入川,配文氏生子一:昌焸。

其金,如品公五子,号行一,配曾氏生子一:昌吴(冕)。

其玉,如品公六子,号席珍,配周氏生子二:长昌忠(配张氏),次昌原(厚)。

其堂,如品公七子,号子儀,配阳氏生子二:长昌炅,次昌昆(配向氏)。

李场祥湾(一):曹田邓氏始祖:学芳~成熙(字和甫)~及玉~第科~作盛~魁讓~亚泉(字永源)~志珏~述政~斯首~文华~明富~应黌~化虎~如翰(入川始祖)~其连(随父入川)~昌铨~大富~振堂~家言~声海~永章~树汉。

赞 赏
0人赞赏
赞赏详情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