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笔者与湖南宜章县赤石乡曹田邓氏族长树现老辈和会长邓勋勇等联系,获知了一些曹田邓氏世代传承的宝贵村史及其族人入川宜宾世系等资料,为弘扬华夏文明,研习移民文化,现就曹田村史及入川宜宾的相关史料摘录于下:供大家参考。不当之处,望予指正!谢谢!
竹梅岁月有记忆,宜章曹田村史记
一、简要概况
1、村庄来历
岁月悄悄地流逝,历史的影子也越走越远,蓦然回首,是那么令人回味,那么地激荡心弦。不管是见过的场景,还是远去的历史角落,经常会勾起人们久远的记忆。因此,不想让那些过往的人和事,永远沉寂在岁月的长河里……
南宋宝庆二年(1226),始迁祖学芳,由岳州湘乡迁宜邑曹田肇基落业。初居曹田洞,因依山傍水而居,北沿村头门,南挨圆山内,背靠竹梅园,是为曹溪里;后因猪牛鸡鸭到竹梅深处觅食不归,且竹梅之地开阔宽畅,人随禽畜移居此地,是为竹梅村;自从移居此地后,以二世祖成熙公为代表的后辈力量,开田置土,田土围村,周围植物丰茂辽阔,有七门八洞之广,而“曹”字曲草若布,寓其意定名曹田沿用至今。
2、所处位置
曹田,位于宜章县东部,处湘粤交界之地;距县城41公里,至赤石乡政府4公里,至赤石特大桥8公里。东与栗坪村接壤,南和广东黄圃镇交界,西南面与黄圃镇新塘村毗邻,北和下连村隔河相望。
3、山形地貌
东有百官岭,西有九子岭、矮子岭,南有蒋泰岭,北有仙泰岭,地势东高西低,南北宽;北引郴州苏仙之秀,南连粤北金鸡之景。海拔260多米,年平均气温18.2度,尾亚热带季风气候;总面积6.7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积3000多亩,河床滩涂面积、村庄建筑面积、公路面积不详;s324线穿村而过,渔溪河、张家江在扬提角上筑坝处相交汇合,流入珠江水系。
4、村庄分布
村委会办公室在大园内路傍,以老屋为中心居鳌鱼上水盆地,蓝坪居下首,知江头居临广东交界处,新屋居老屋东上首,毛家田居新屋以上,齐眉冲居上林场公路傍,王丝坑居林场岭脚下靠垅沟边,小路居s.324线右边,乌鸡坪居栗岭右边,塘村居黄圃镇门首;学校建在枫树涟岸边,周围古树参天,环境幽雅,风景秀丽;现居住户头500多户,人口2600多人。
二、源流迁徙
曹田邓氏乃禹公后裔,自遐公字安远为湘阳太守,始离新野而居湖湘;后裔分居江西南安府南康,地名富下并湖湘等处,妣李氏,生子一:平蕃,字鸿衍,妣余氏,生子一:金华,字日光………传之潜龙长了修己字以安,妣杨氏,生子一:河碧,字沉金,妣李氏,生子二:长洛英,次洛雄;洛英字天毓,妣斐氏,生子一:学芳,派开曹田。
南宋宝庆二年(1226),始迁祖学芳公自岳州湘乡徙宜邑曹田肇基落业,妣薛氏,生子四:长成熙、次成雍、三成妪、四成煦;成熙公世居曹田,成雍、成妪、成煦公兄弟三人迁塘村世居。
曹田族分三大房系:长房第登公房,二房第科公房,三房第煌公房。
长房十世斯周公于明嘉庆三十五年(1556)派开渔溪;十一世文詠公于明万历十三年(1585)派开知江头;十二世明岱公于清康熙二十四年(1685)派开小路;十八世大宝公于清道光二十五年(1845)移居祖寮苋菜坪。
二房魁让公派下永源公房十四世化虎公五子如翰和化球公长子如品二公于清康熙四十九年(1710)往川,今四川宜宾市叙州区李场镇祥弯村、金家村(原马场乡),翠屏区思坡镇和屏山县大乘镇,现有人口500多人,联系人宜宾市李场邓树华之子;十五世如富公于清康熙十七年(1678)始迁汝城土桥,后迁三江口镇仙人斜兰洞村(邓丙寅);十七世昌周公于清乾隆四十八年(1783)移居里田双水源;二十二世永佶公名兴德与兄才兴移祖寮两江口,因兄弟二人无嗣,寮场于二十世纪末荒凉倒塌;二十二永气公于1957年携全家定居北京。
二房魁让公派下永清公房十三世应铣公于清康熙十一年(1672)派开齐眉冲;十四世化端公于清康熙四十五年(1706)从齐眉冲移居毛家田;十四世化惠公于清朝年间移居新田;有移居汝城和麒麟山的。
二房魁让公派下七世亚汉公于明天顺七年(1463)派开蓝坪,十八世大墉公于清道光九年(1829)移居里田双水源。
二房魁谕公派下十一世文坚公于明嘉庆三十三年(1554)派开新屋;十五世如韬公之子其明、其咉兄弟二人于清朝年间往川,今重庆市中兴场和壁山县;十六世其玩公于清康熙年间(1711)移居枇杷冲;二十世家人公于清同治三年(1864)移居里田街;十六世其集公于清朝年间移居乐邑九峰牛头地。
二房魁谕公派下恭贺房十世斯国公于明弘治十三年(1500)派开乌鸡坪;有移居王丝坑和白石渡的。
曹田邓氏派开迁徙遍布于湘粤川黔京等地,树发千枝,蔓及四方。
三、建置变迁
曹田邓氏自学芳公迁此至今,有近800年的历史。800年来,到底发生了一些什么变迁?
1、村民和睦
昔时有句顺口溜:“张黄李邓,谭鬼捡现”。这句顺口溜,说明了各姓来这片故土肇基落业的先后排序。张姓人住地在今张家岭脚下的张家门,至今还有老屋场遗址,从龙巷内到张家门桥脚的外水氹叫张家江。蓝铺桥靠蓝铺山地段,有叫李家人的屋场遗址(如今加油站左边),据说在资兴黄草地方还有蓝铺桥李家人后裔。靠石毫井片的杉树园、兰子园原有兰姓人在此居住,二十世纪七十年代私人在兰子园建房挖地基时,还挖到有兰姓祠堂的大块基石;罗家门,曾经有罗姓人在此居住过。时光流逝,时过境迁,不知何时何故,这几处姓氏如今已不知所踪,但和睦相处。
2、明末清初
据《宜章县志》记载,清雍正甲辰举人十五世邓如俊,曹田小创始人邓声贵。清末民初曹田族执事邓家琳(新屋)、邓家铎(老屋);民国中后期保长:邓永绵(新屋),邓声翕(老屋),邓永誉(老屋),邓声当(老屋),邓声贵(蓝坪)。
3、新的时代
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农村基层废除了保甲制,建立乡农会,初级社,高级社,1957年实行人民公社化。1954年瑶白公路全线开通,1955年后岗山古松被毁;1958年兴起“三面红旗”(总路线、大跃进、人民公社),浮夸风严重,把私人的锅头鼎罐全部收缴去大炼钢铁,硬摊派和一平二调。1957年赤石公社搬到曹田,瑶岗仙、长策、里田、赤石、杨梅山、平和都到曹田办理行政公务。为方便行政管理,财贸办、文教办、工商、税务、银行、区供销社、林业站、森工站、粮站、食品站、邮政所、机械厂、发电厂、医院、泥木社、缝纫社、饮食店、养路班等单位都云集曹田,曹田成为当时宜章县东部地区政治、经济、文化中心。1957年扬提角上建立抽水机站;当时曹田、下连、栗坪合并为曹田大队,大跃进时期,拆毁天成宗祠扩建美好食堂,食堂内铺设木制轨道,实行车子化运饭菜上桌,全村人都到美好食堂用餐,当时曹田美好食堂闻名全国。那时的人民苦不堪言,1959年至1961年,恰逢困难时期,后世称为“三年自然灾害时期”,人们饥不果腹,把苧麻粢粑、禾杆粢粑、糠粢粑当主食;全国有些地方已饿死人了,1963年食堂解散。公社、大队、生产队实行三级所有制,以生产队为基本核算单位进行年终决算。那时实行的是计划经济,物质紧张,一切物质实行凭栗供应(到一九八几年才废除票证);1965年至1966年兴办大队企业:开垦王丝坑林场,建加工厂、发电厂,合作医疗站(包括草药),兽医站,开凿小路遂洞引水、广播站,大队文艺宣传队(没有误工补助)。1966年文化大革命开始,以阶级斗争为纲,1976年文化大革命结束。这个时期的生产队水稻产量虽然不高,但有大麦、蚕豆、雪豆作夏粮接济,人民的温饱问题已基本解决。1977年计划生育运动展开,一胎上环,二胎结扎,到1982年后实行罚款的高压态势(到2015年结束)。
4、世纪新篇
十一届三中全会后,1979年实行改革开放。1980年分田到户,1984年社改乡,曹田大队变更为曹田村委会。改革开放后,人民的劳动积极性大为提高,发展养殖业和家庭副业,大种烤烟,粮食产量急剧上升,人民的生活水平开始好转。
进入二一世纪,曹田村史谱新篇。大部分家庭有了一定的资金蓄储,开始大兴土木,盖新楼房;2006年后各村修通了水泥路,装上了自来水,网络进村入户,各家各户有摩托车,部分家庭购有轿车,人们已开始迈入小康生活。
二十一世纪,无疑是一个竞争更加激烈的世纪,它对我们的生存本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2007年前后,首先发起对山岭开发的是老屋4、5、6组,然后新屋、毛家田同时跟进。到2015年,果木基地已成规模,翠冠梨、鹰嘴桃、黄桃、油茶已形成了主打品牌,经济效益颇丰。特别是鹰嘴桃、黄桃、翠冠梨,每到釆摘期,产品远销全国各地。每年3月,正是桃花、梨花盛开之季,远远望去,满山的桃花就象一大片从天飘落下的云霞,那盛开的花儿象是一片片胭脂,染着富饶的春天山河,又象是一团团云霞,衬映着充满生机的大地。那些外地游客,驾驶着小车驶向山路,进入桃花林,撑着太阳伞,悠然自得地欣赏满山风光,游人如织,络绎不绝。真是:三月春归风雨天,碧桃花下感流年。残红尚有三千树,不及初开待放鲜。
凿树坳、王丝坑林场、长沙垅、马王坳、王家坟背、牛脚塘、塘鼎岭上、木林坪内,都建有私人居住房舍,一来用于存放生产资料,二来可方便游客休息。
先辈们的开拓者,后代人的继承发扬者,无不显示着曹田人民的勤劳朴实和开创精神;曹田人民踏着矫健豪迈的前进步伐,去开创更加幸福美好的辉煌明天!
四、曹田干部
解放初期至1980年:支书邓两次(齐眉冲),邓以亮(齐眉冲),邓旺才(老屋),邓永永禄(老屋1972至1977),大队长邓相发(蓝坪),革委会主任邓春旺(蓝坪),会计邓声吉(齐眉冲),邓永江(齐眉冲),妇女主任欧花仔(蓝坪),德初(知江头),邓旺葱兼副支书(蓝坪),治安主任邓辛次(知江头),民兵营长邓树标(新屋),邓声红(老屋),副支书邓永吉(毛家田);1980至1993年,支书邓春旺(蓝坪),村委主任邓以书(新屋),会计邓永宴(老屋),邓永鹏(老屋),成员:邓国民(老屋)、邓永佳(老屋)、邓树征(老屋)、邓冬至(老屋);1993年后,支书邓以书(新屋),主任邓春旺(蓝坪),会计邓树现(老屋),副支书邓发见(齐眉冲),成员:邓壬昌(齐眉冲)、谷兰藕(新屋)、邓勋洁(蓝坪);1997年,支书邓以书(新屋),主任邓科学(老屋),会计邓合元(蓝坪),谷兰藕(新屋),邓树现(老屋);2001年后,支书邓以书(新屋),主任邓小强(老屋),会计邓树龙(毛家田),郑细英(老屋);支书邓以书(新屋),主任邓满勇(老屋),会计邓壬昌(齐眉冲),邓树光(蓝坪),郑细英(老屋);2017年,支书邓剑锋(蓝坪),主任邓越川(老屋),邓永华(老屋),邓树龙(毛家田),曾夏青(新屋),邓娟莉(新屋);2020年,支书主任邓勋勇(老屋),成员:曾夏青(新屋),邓贵成(蓝坪),邓四英(老屋),邓勋平(毛家田)。
五、曹田名人
邓森茂,字学芳,南宋淳祐元年(1241)任湖广岳州总监军,曹田开基祖;
邓显福,字作兴,明永乐初年(1402)任直隶宁国府幕宾,老屋第登公派下;
邓显达,字作盛,明洪武(1371)任广东海北监课司枉任六年,第科公派下,老屋;
邓伯岩,字魁峻,明正统二年(1437),任直隶庐州府衙参军,第科公派下,老屋;
邓必宽,字魁谕,明永乐年间(1407),任广西南宁府横州巡察,作盛公派下,老屋;
邓永泰,字亚汉,明正统五年(1440),任贵州府布政使,至明成化元年(1465)引年致仕(有传),蓝坪;
邓震,字志远,拔贡生,原任江西南康府星子县(今庐山市)知县,后升云南楚雄府通判(有传)塘村;
邓志瑜,庠生,永泰公派下,蓝坪;
邓志琦,庠生,魁谕公派下,老屋;
邓斯殷,庠生,永泰公派下,蓝坪;
邓斯颜,庠生,魁谕公派下,老屋;
邓文坚,庠生,斯位公派下,新屋;
邓应升,廪生,第煌公派下,塘村;
邓其正,廪生,永源公派下,老屋;
邓如河,监生,斯周公派下,渔溪;
邓西周,字文止,贡生,斯圣公派下,老屋;
邓千上,字如俊,举人,宜邑名士,楚南中一杰,斯颜公派下,老屋;
邓明衿,庠生,斯禹公派下,知江头;
邓振猷,监生,斯禹公派下,知江头;
邓化神,贡生,斯周公派下,渔溪;
邓昌平,监生,永源公派下,老屋;
邓大晃,登仕郎,永源公派下,老屋;
邓振祧,监生,永源公派下,老屋;
邓振忠,监生,永源公派下,双水源;
邓昌敬,登仕郎,永清公派下,老屋;
邓大龙,监生,永清公派下,老屋;
邓振菁,登仕郎,永清公派下,老屋;
邓昌远,监生,斯贤公派下,老屋;
邓振清,监生,文坚公派下,新屋;
邓家庆,监生,斯国公派下,乌鸡坪;
邓振洙,监生,永泰公派下,蓝坪;
邓应鼐,廪生,斯颜公派下,老屋;
邓昌瑞,监生,化端公派下,毛家田;
邓昌达,监生,斯颜公派下,老屋;
邓振浍,监生,文坚公派下,新屋;
邓大仓,登仕郎,永泰公派下,蓝坪;
邓大养,登仕郎,志琦公派下,老屋;
邓振宗,登仕郎,文坚公派下,新屋;
邓声旸,郴州甲等师范,志琦公派下,老屋。
六、文化传承
山川之融结在天,而山水之裁成在人。自古以来,尊祖敬宗,祭祀祖先,被奉为百善孝为先的美德,表达后辈对祖先的敬仰追思之情,颂扬先辈的品德业绩,寄托哀思,激励后人。
2006年开始,曹田邓氏第八次续修族谱于2007年告成。借修谱之机,为学芳公夫妇墓进行了修缮和举行祭祀仪式,并将修墓捐款鸿名刻于功德碑;2019年,全县邓氏组织《宜章邓氏联谱》续修,历经两年多的艰苦工作,于2021年4月发谱。借发谱之机,由邓声泓、邓树现、邓勋勇牵头组织,邓良赐主持,于4月3日在大禾坪举行清明扫墓祭祖大会。参会人数之多,规格之高,场面之壮观隆重,实曹田邓氏开基以来首次。邓良赐主持大会并讲话如下:
各位族贤,各位宗亲,大家好!
正值牛年大吉,春风送暖之际,我们怀着无比崇敬的心情,聚集桑梓,隆重举行祭祖大会。各村各房系代表,大家不辞辛劳,风尘仆仆,汇聚一堂,回家祭祖,共叙情怀,共同缅怀先祖创业之艰辛,祭扫始祖安息之茔,这是曹田邓氏兴旺发达的象征,也是一次历史性的家族大团结盛会。曹田邓氏分三大房系,经历了数百年的变迁沧桑,其后裔分布于湘粤和全国各地。始祖学芳公夫妇,在这里生儿育女繁衍生息,艰苦创业,为后代人的兴旺发达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和生存环境,这是周边其他姓氏绝无仅有的奇迹,为我们的子孙后代兴旺发达,事业有成,铸就了优厚的前提条件,对曹田邓氏家族的进步和发展,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缅怀祖先英德,感激祖先教诲,慎终追远,明德归厚。今天站在这里的曹田邓氏后人,当励志于以家族兴旺发达为己任,以发扬家族文化为导向,积极推进和加深宗族联谊。念血脉相通之情,思同宗共祖之谊,以全族利益为重,牢记祖宗教诲,克勤克俭,耕读传家,传承祖德,名扬桑梓,使祖功宗德万古流芳,子孝孙贤世代忠良。
各位宗亲,水有源,树有根,让我们邓氏家族携手共进,共谱美好明天!愿先祖英灵永远保佑我邓氏家族蓬勃发展,再续辉煌!
新屋邓勋勇读祭文
维
公元2021年4月3日,岁在辛丑,时序清明,祭日辛巳,长空澄澈,惠风和畅。曹田邓氏后裔,秉持心中之挚诚,追缅先祖之盛德,远者驱车,近者徒步,齐聚桑梓,感怀先人。遂以果品佳肴、香帛冥金之仪,致祭于学芳公夫妇墓前,凭吊列祖列宗曰:
南宋宝庆,时至初年,始祖学芳,跋涉迁徙,开拓立基,建村曹田。驱倭挞冦,功勋卓著,总监军统,赐封二郎,树榜立铭,诸功致伟。购田置土,耕读繁衍,树发千枝,蔓及四方。萃秀毓英,功勋垂范,历代英贤,名流赞赋,士农工商,各行各业,能人辈出,绩显名扬。绵绵八百,族兴三千,开支别派,荣发千祥。敬仰先人,乾德伟业,曹田邓氏,贤哲济济,历代英杰,英名远播,文韬武略,德范永垂。效其遗风,开拓进取,耀祖光宗,功德无量,吾祖遗范,自当远扬。愿吾后裔,永享德泽,尊老爱幼,团结体量,学有所成,百业兴旺。当此良辰,共逸共策,祖宗福德,山高水长。崇尚祖德,慎终追远,族之大义,怀博肝胆,微言大义,语短情长。激励子孙,奋志图强,顶天立地,慨而以慷。嘉言惠语,铭心难忘,云天鹤影,思念悠长。佑吾嗣裔,身体健康,农牧丰收,工商路广,财源广进,家族兴旺。弘扬传统,德昭后贤,抚思追忆,岂敢忘恩。树高千丈,固在根深,吾祖显赫,光照千秋,广施仁德,福泽农桑。思绪浩茫,今朝奋翼,持之以恒,再续辉煌。始祖墓前,赤心可鉴,老少稽首,济济蹌蹌。同时感慕,只蔗馨香,仰惟列祖,降居神堂,赐福吾辈,且炽且昌。列祖显考,来格来尝,祭奠礼成,伏维尚飨!
学芳公后裔敬上!
评价逝者的高尚情操,学习先辈的品德精神,是对传统文化的传承和现代交织的结合;同时,也是继承和发扬优秀传统文化的交接,是一种品德和精神文明。
谱载鄧氏曹田入川及世系
鄧氏曹田族—宜宾
宜宾,有市、县两级之名。宜宾市,属四川省辖地级市,别名酒都、叙府和戎卅,有“万里长江第一城”及“中国洒都”和“中国竹都”之称。宜宾县,又名僰道,隶属于宜宾市,是一座有着“二千多年建城历史”的古郡,地处四川盆地南缘,长江上游和金沙江、岷江下游的金三角地区,是川、滇、黔三省边界经济开发的腹心地带,面积2945.83平方千米。2018年7月23日,经国务院批准,撤销宜宾县,设立宜宾市叙州区。
清康熙四十九年(公元1710年)后,因湖广填川,曹田(湖南省宜章县曹田村)邓氏始祖学芳公第十五世孙如翰,与妻钟氏于湖广蓝山县登头冲携子其连(康熙四十九年出生)入川,居叙州府宜宾县宣化乡开基肇业,移居宜宾县大塔乡高坳子后,康熙五十八年生次子其科。
学芳公第十五世孙如品,于康熙四十九年(公元1710年),自湖广长沙府郴州宜章县二都曹田湾携四子:其荣、其华、其富、其贵入川,居宜宾县菜坝开基肇业。
同期入川居宜賓縣的学芳公后裔还有十四世孙化羲(應譽公次子,字在一,止)、十五世孙如翔(化虎公次子,止)和如沚(化虎公三子,入川改名如恒,止)。
第一世
始祖鄧公學芳,二郎,于寳慶二年,由岳州湘郷而迁居宜章之曹溪里,凄薛氏生男四人:長讳成熙,次讳成雍(无出),三讳成妪(无出),季讳成煦。
第二世
成熙,學芳公三男,字和甫,娶何氏生男三人:長曰及桂(字明叟),次曰及壁(字隆叟),三曰及玉(字榮叟)。
第三世
及玉,和甫公第三子,字榮叟,娶谷氏生第科。
第四世
第科,及玉公之子,字甲六,娶谷氏生作盛。
第五世
作盛,第科公之子,字顯達,娶袁氏無出,次娶陳氏生男四人:長魁漾(字必恭),次魁讓(字必祖),三魁諭(字必宽),四魁謀(字必海),必恭、必海二人無傅。
第六世
魁讓,作盛公次子,字必祖,娶陳氏己故,又娶李氏,随親在任,娶海康千户張氏生男三人:長亚泉(字永源),次亚河(字永清),三亚漢(字永泰)。
第七世
亚泉,魁讓公長子,字永源,娶廣東朱氏生男:志珏。
第八世
志珏,亚泉公之子,娶玉氏生男:述政。
第九世
述政,志珏公之子,字文瑞,娶吳氏生男:斯首。
第十世
斯首,述政公之子,字敦冕,娶氏不详,生男:文華。
第十一世
文華,斯首公之子,字尚文,娶氏不详,生三子:長明宗,次明業,三明富。
第十二世
明富,文華公三子,号維峰,娶譚氏生三子:長應黌,次應譽,三應與。
第十三世
應黌,明富公長子,号秀吾,娶陳氏生七子:長化瀧,次化虎,三化麟,四化蛟,五化球,六化縄,七化賛。
應譽,明富公次子,号忠明,妣楊氏生子二:長化美,次化羲。
第十四世
化虎,應黌公次子,号鼎瑞,娶張氏生五子:長如翱,次如翔(止,生于湖广,入川葬于宜邑大塔乡地名书房背后,坐西向东),三如洤(乳名孟藍,过房接與化瀧為男,号天林),四如沚(止,入川改名如恒,号天必,生于康熙六年丁末岁又四月二十日午时,系湖生长人氏,殁于乾隆十八年癸酉岁二月十五日巳时夀终,享年八十六夀,葬于宜邑菜坝乡大水凼牛形,坐北向南),五如翰(号天學,往川居宜宾)。
化球,應黌公五子,配谷(顧)氏生子三:长如品(往川居宜宾),次如吉(配萧氏生子二,住居桂阳),三如器(出继桂阳胡姓)。
化羲,應譽公次子,字在一,止。生於顺治七年庚寅嵗冬月十三日申時,係湖廣生長人氏。入川殁于康熙六十年辛丑嵗八月十七日申時夀终。享年七十一嵗,葬于四川下南道叙州府宜賓縣大塔郷地名高垇子,山向坐西向東。妣黄氏止,生於顺治十三年丙申嵗八月十四日未時,随夫入川,殁康熙六十年辛丑嵗二月初三日,寅時告终。享年六十五夀,葬于宜賓縣大塔郷地名書房背後,山向坐北向南。妣周氏止,生於康熙十年壬子嵗十一月二十七日申時,殁故年月不详,葬于宜邑大塔郷地名書房背後,山向坐北向南。
第十五世
如翔,化虎公次子,止,生於湖廣,入川葬于宜邑大塔郷地名書房背後,山向坐北向南。
如沚,化虎三子,入川改名如恒,止,生於康熙六年丁未嵗又四月二十日午時,係湖廣生長人氏。殁于乾隆十八年癸酉嵗二月十五日,巳時夀终,葬于宜邑菜坝郷大水凼,牛形山向,坐北向南。
如翰,化虎公五子,号天学,入川始祖(湖广长沙府郴州宜章县二都曹田湾人氏,于清朝康熙四十九年生长子其连后,自湖广蓝山县登头冲携子入川居叙州府宜宾县宣化乡,康熙五十八年生次子其科居四川宜宾县大塔乡高坳子),配钟氏生子三:长其连,次其科,三其第。
如品,化球公长子,号元吉,入川始祖(清康熙四十九年,自湖广长沙府郴州宜章县二都曹田湾携四子入川居宜宾县菜垻),配郭氏生子七:长其荣,次其华,三其富,四其贵,五其金,六其玉,七其堂。
第十六世
其连,如翰公长子(随父入川),配李氏入川生子七:长昌锡,次昌锦,三昌铭,四昌铨,五昌镕,六昌镒,七昌钺。
其科,如翰公次子,配萧氏、李氏、陈氏生子五:长昌鑑,次昌钜,三昌镇,四昌铚,五昌録。
其第,如翰公三子,配袁氏生子二:长昌铃,次昌鑨。
其荣,如品公长子,号甚华,随父入川,配黄氏生子四:长昌冕,次昌明,三昌晃,四昌昇。
其华,如品公次子,随父入川,配曹氏生女一(止)。
其富,如品公三子,号有大,随父入川,配曹氏生子二:长昌口(配陈氏),次昌言(配曾氏)。
其贵,如品公四子,号雨侯,随父入川,配文氏生子一:昌焸。
其金,如品公五子,号行一,配曾氏生子一:昌吴(冕)。
其玉,如品公六子,号席珍,配周氏生子二:长昌忠(配张氏),次昌原(厚)。
其堂,如品公七子,号子儀,配阳氏生子二:长昌炅,次昌昆(配向氏)。
第十七世
昌锡,其连公长子,配匡氏生子四:长大茂,次大臣,三大口,四大口。
昌锦,其连公次子,配陈氏生子五:长大文,次大章,三大明,四大口,五大口。
昌铨,其连公四子,配黄氏生子四:长大富,次大贵,三大荣,四大华。
昌镕,其连公五子,配马氏生子一:随母下堂,抚侄大辉。
昌镒,其连公六子,配胡氏生子一:大囗,随母下堂,过继罗姓。
昌钺,其连公七子,配李氏生子五:长大青,次大樑,三大栋,四大万,五大囗。
昌鑑,其科公长子:配萧氏生子二:长大朋,次大友。
昌钜,其科公次子,配萧氏生子二:长大德,次大林,抚侄大学。
昌镇,其科公三子,配唐氏、王氏生子四:长大潮,次大德(过继),三大坤,四大乾。
昌铚,其科公四子,配李氏、徐氏、查氏生子七:长大元,次大相,三大龙,四大书,五大光,六大蕙,七大贤。
昌録,其科公五子,配廖氏生子二:长大湘,次大涭。
昌铃,其第公长子,配潘氏生子二:长大沛,次大新。
昌鑨,其第公次子,配李氏生子二:长大绪,次大兴。
昌冕,其荣公长子,配刘氏。
昌明,其荣公次子,配杨氏生子一,又缘邝氏生子四。
昌晃,其荣公三子,配韦氏。
昌昇,其荣公四子,配张氏。
昌忠,其玉公长子,配张氏。
昌原(厚),其玉公次子,配李氏。
昌吴(冕),其金公之子,配刘氏生子二:长大经,次大红。
昌灵,其堂公长子,居宜宾菜坝乡地名双碾子凃。
昌昆,其堂公次子,配向氏,居宜宾菜坝乡地名双碾子凃。
第十八世
大茂,昌锡公长子,配匡氏生子二:长惠龙,次振刚。
大文,昌锦公长子,配王氏生子二:长振鳯,次振龙。
大朋,昌锦公次子,配匡氏、王氏生子一:振新。
大富,昌铨公长子,配黄氏生子四:长振伦,次振宗,三振堂,四振宇。
大贵,昌铨公次子,配萧氏生子四:长振喜,次振聪,三振照,四振国。
大荣,昌铨公三子,配陈氏生子三:长振蘭,次振蕙,三振林。
大华,昌铨公四子,配匡氏生子二:长振囗,次振口。
大辉,昌镕公抚侄,配卢氏生子二:长振元,次振陞。
大朋,昌鑑公长子,配韩氏生子二:长振富,次振玉。
大友,昌鑑公次子,配汪氏生子三:长振杨,次振榜,三振振。
大学,昌钜公抚侄,配唐氏生子二:长振愷,次振品。
大德,昌钜公次子,配萧氏生子一:振举。
大林,昌钜公三子,配朱氏生子三:长振藩,次振瑜,三振密。
大潮,昌镇公长子,配熊氏生子一:振瀛。
大坤,昌镇公三子,配江氏生子二:长振璧,次振中。
大亁,昌镇公四子,配李氏生子七:长振言,次振勳,三振澤,四振夔,五振魁,六振辰,七振乡。
大元,昌铚公长子,配蒋氏生子四:长振发,次振福,三振海,四振龙。
大相,昌铚公次子,止。
大龙,昌铚公三子,配魏氏生子二:长振口,次长口。
大书,昌铚公四子,配郑氏生子二:长振口,次振口。
大湘,昌錄公长子,配罗氏止。
大涭,昌錄公次子,配崔氏生子四:长振常,次振泰,三振川,四振邦。
大淮,其科公派下,配彭氏生子一:振道。
大海,其科公派下,配烓氏抚侄振川。
大新,昌铃公次子,配氏不详,生子一:振书。
大绪,昌鑨公长子,止。
第十九世
惠龙,大茂公长子,搬移横江耕种。
振龙,大文公次子,配氏不详,生子二:长家口,次家口。
振伦,大富公长子,配朱氏止。
振宗,大富公次子,配唐氏、李氏生子三:长家儀,次家明,三家有。
振堂,大富公三子,配黄氏生子三:长家言(延),次家维(珖),三家口。
振宇,大富公四子,配刘氏生子五:长家维,次家仁,三家昆,四家元,五家澤。
振喜,大贵公长子,配李氏生子三:长家和,次家杨,三家泰。
振聪,大贵公次子,配欧氏抚侄家泰。
振照,大贵公三子,配朱氏生子一:家树。
振国,大贵公四子,配敖氏生子一:家模。
振蕙,大荣公次子,配氏不详,抚堂侄家维。
振陞,大辉公次子,配牟氏生子五:长家禮,次家兴,三家亨,四家 麟,五家麒。
振富,大朋公长子,乳名长密。
振玉,大朋公次子,配萧氏。
振愷,大学公长子,配唐氏生子一:家讓。
振品,大学公次子。
振擧,大德公之子,配蔡氏生女一,配罗氏生女二,配魏氏生子五:长家传,次家彬,三家序,四家方,五家来,大女从方氏,次女从张氏,三女从邓六尔。
振赢,大潮公之子,配魏氏生子三:长家宇,次家邦,三家潤。
振璧,大坤公长子,配氏不详,生子一:家本。
振中,大坤公次子,配氏不详,生子二:长家风,次家芳。
振言,大乾公长子,配氏不详。
振勳,大乾公次子,配氏不详。
振凙,大乾公三子,配喻氏生子二:长家樞,次家畅。
振夔,大乾公四子,一名细。
振魁,大乾公五子,配蔣氏、华氏。
振辰,大乾公六子,配刘氏。
振乡,大乾公七子,配雷氏。
振常,大涭公长子。
振泰,大涭公次子,配陈氏止。
振川,大涭公三子,过继大海公名下,配氏不详,生子二:长家餘,次家儀。
振道,大淮公之子,乳名银贵,配氏不详,生子一:家运。
第二十世
家儀,振宗公长子,遷屏山耕种。
家言,振堂公长子,配氏不详,生子一:声海,抚侄声银。
家维,振堂公次子,过继振蕙公,配李氏生子二:长声银,次声富。
家昆,振宇公三子,配邝氏。
家元,振宇公四子,配廖氏。
家澤,振宇公五子,配杨氏生子二:长声浩,次声口。
家和,振喜公长子,配陈氏生子四:长声远,次声遥,三声达,四声通。
家泰,振喜公三子,配氏不详,生子一:声逵,抚侄声通。
家模,振国公之子,随母下堂,接与刘姓。
家禮,振陞公长子,配刘氏生子二:长声林,次声明。
家兴,振陞公次子,配氏不详,生子三:长声廷,次声富,三声柱。
家享,振陞公三子,配向氏。
家传,振擧公长子,配张氏生子一:声口。
家彬,振擧公次子,配曾氏生子一:声煦。
家序,振擧公三子,配阳氏。
家来,振擧公五子,配刘氏。
家讓,振愷公之子,配氏不详,生子一:声口。
家宇,振瀛公长子,配卢氏生子二:长声高,次声钊。
家邦,振瀛公次子,配方氏生子一:声江。
家潤,振瀛公三子,配萧氏生子四:长声竭,次声靖,三声端,四声口。
家本,振璧公之子,配蔡氏生子三:长声芹,次声堂,三声口。
家风,振中公长子,配氏不详,生子一:声口。
家芳,振中公次子,配氏不详,生子五:长声口,次声口,三声口,四声口,五声口。
家樞,振澤公长子,配唐氏生子三:长声扬,次声名,三声全。
家畅,振澤公次子。
第二十一世
声远,家和公长子。
声达,家和公三子。
声通,家和公四子(过继),配贺氏、卢氏生子一:永口。
声高,家宇公长子,配伍氏。
声钊,家宇公次子,配汪氏。
声江,家邦公之子,配蔡氏生子二:长永淳,次永宽。
声堂,家本公次子,配氏不详,生子一:永口。
声荣,家炳公长子。
声仁,家仁公长子。
声义,家仁公次子。
声金,家科公长子。
星秀,家维公长女。
潤秀,家维公次女。
声银,家维公长子,过继家言公名下,配氏不详,生女二:长女长英,次女洪英,生子四:长永福,次永森,三永名,四永章。
声富,家维公次子。
声海,家言公之子,配氏不详,生女一:永秀,生子三:长永口,次永章,三永相。
第二十二世
永章,声海公次子,配刘氏安福生子三:长树汉(邓二),次邓五(夭折),三邓八(夭折),生女四:长女邓大(嫁李场肖家),次女树珍(邓六,嫁李场陈发祖),三女树华(邓七,生于1935年1月16日,嫁李场锅圈湾陈公序南,又名培忠,生子二:长世先,次世锋,生女一:世群,亡于1982年11月10日,葬锅圈湾屋基背后,又迁思坡天台村王家队幺坡顶与婆母卢先勤合墓),四女树连(邓九,嫁白花蔡崇礼)。抚侄女:邓二(嫁马场唐家,后改嫁范家)。
永相,声海公三子,配氏不详,生女一:邓二(永章公抚养)。
第二十三世
树汉,永章公长子,配姜氏生子一:中民。生女五:长女勋容(嫁张望江),次女邓四(嫁大塔肖家),三女邓六(嫁大塔陈家),四女邓八(嫁大塔薛家),五邓九(嫁李场赵家)。
第二十四世
中民,树汉公之子,配周氏定珍生子一:猷勇(邓彬),生女二:长女猷平(嫁李场林欢),次女猷敏(嫁大塔薛家)。
如翰公后裔树华之子华仔据谱
二零二一年八月整理附録
附、宜章曹田鄧氏入川宜宾记载
化羲,應譽公次子,字在一,止。生於顺治七年庚寅嵗冬月十三日申時,係湖廣生長人氏。入川殁于康熙六十年辛丑嵗八月十七日申時夀终。享年七十一嵗,葬于四川下南道叙州府宜賓縣大塔郷地名高垇子,山向坐西向東。妣黄氏止,生於顺治十三年丙申嵗八月十四日未時,随夫入川,殁康熙六十年辛丑嵗二月初三日,寅時告终。享年六十五夀,葬于宜賓縣大塔郷地名書房背後,山向坐北向南。妣周氏止,生於康熙十年壬子嵗十一月二十七日申時,殁故年月不详,葬于宜邑大塔郷地名書房背後,山向坐北向南。
如翔,化虎公次子,止,生於湖廣,入川葬于宜邑大塔郷地名書房背後,山向坐北向南。
如沚,化虎三子,入川改名如恒,止,生於康熙六年丁未嵗又四月二十日午時,係湖廣生長人氏。殁于乾隆十八年癸酉嵗二月十五日,巳時夀终,葬于宜邑菜坝郷大水凼,牛形山向,坐北向南。
如翰,化虎公五子,号天学,入川始祖(湖广长沙府郴州宜章县二都曹田湾人氏,于清朝康熙四十九年生长子其连后,自湖广蓝山县登头冲携子入川居叙州府宜宾县宣化乡,康熙五十八年生次子其科居四川宜宾县大塔乡高坳子),配钟氏生子三:长其连,次其科,三其第。
如品,化球公长子,号元吉,入川始祖(清康熙四十九年,自湖广长沙府郴州宜章县二都曹田湾携四子入川居宜宾县菜垻),配郭氏生子七:长其荣,次其华,三其富,四其贵,五其金,六其玉,七其堂。
附鄧氏曹田族及排行和相关谱系资料
曹田鄧氏
曹田,位于湖南省宜章县东部赤石乡曹田村。邓氏始祖学芳公,于南宋宝庆二年(公元1226年),自岳州湘乡徙宜邑曹田肇基落业。始祖学芳配薛氏生四子:长子成熙(居曹田)、二子成雍、三子成妪、四子成煦(兄弟三人移居广东黄圃塘村)。
曹田邓氏族系分支:老弯里、蓝坪、知江头、新屋、毛家田、齐眉冲、小路、乌鸡坪、王丝坑、广东乐昌黄圃、塘村及四川(宜宾)、重庆(壁山、铜梁)和本州新田、汝城、枇杷冲、双水源等地。
曹田族排行
学成及第作魁亚,志述斯文明应化。
如其昌大振家声,永树勋猷辉华厦。
克绍祖德常存善,光显先人惟读书。
忠孝发祥世泽远,庆荣奕禩乐安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