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华景旺公系上源探讨(初稿)

 关注陈雄耀 阅读:233
举报
 

 《对五华景旺公系谱的研判》

         我姓陈,我为陈家人骄傲!作为陈家之后,一直以来想对陈氏源流探个究竟。在退休前两年,带着几个下辈历时7天从淮阳、颍川、湖州、徳安、长汀一直追寻过来,可回到我老家的开居祖景旺公之上源则无法再考究下去了,因为老家族谱提供的资料信息有误而难于研判,致使多年的愿望无法实现,幸好近日得到福建永定雄耀宗亲的指引和帮助,终于找到了与我祖最亲近的人——大埔湖寮葵坑宗亲。雄耀宗亲是族谱史料专家,特别是对义门陈的历史文化研究颇深,本人深表谢意!同时致谢大埔湖寮莒村增金、克招和葵坑惠扬兄弟!

一、多谱之间的记录还原与比对(从89代开始比对,87、88作源头索引)
                       
(一)五华景旺公系族谱:

87:俭寿公
生三子:妣曾氏,生三子:孟一郎、孟二郎、孟三郎
88:孟三郎公
妣蓝氏,生一子:任伍,迁湖寮黄坑水门居住
(比对引源,源于谱载)
~~~~~~~~~~~~~
89:任五公(昭五府公)
妣卢氏,潮州教授,生一子:百伍郎,官归黄坑,葬田头岭
90:百伍郎公
妣吴氏,生二子:徳显、徳义,葬饶平三花坪
91:徳义公(克恭)
妣刘、谢氏,生四子:积珠、积善、积福、积玉,葬水明塘口里
92:积玉公(讳子珍)
妣曹氏,生三子:忠、斌、良,葬道高庵口里
93:良公
妣赖、吴氏,生六子:常、纪、维、纶、缓、纲,葬湖寮屋后大座侧
94:纲公(字觉后)
妣巫氏,生一子文杰,与巫氏合葬饶平白坟前蛇形
95:真晟(文杰)
妣张、黄氏,明正统封圣人公,生一子景旺,葬上杭芹菜大座人形

(二)大埔湖寮葵坑谱

87:爵寿公(俭寿公弟,同为钦公之子)
88:仲四郎
(比对引源,本人所加)
~~~~~~~~~~~~~
89(一世):大学公
生一子:六三郞
90:(二世)六三郎公
生二子:徳义、徳显(湖寮莒村)
91(三世):徳义公
生四子:子寿(旧田、松口)、子珍(葵坑)、子贵(坪水)、子福(不详)
92(四世):子珍公
生一子:百五郎
93(五世):百五郎(号积玉)生六子:常、纲、纪、维、纶、缓,不详
纲公(次房):觉后公祠余庆堂,上陈虎形老屋树下,座西向东
94(五世):觉后公
生一子:文杰
95(六世)文杰公
生三子:宗泰(大房,园背岗山下及村中心片田心里)、宗安(次房,园背岗山下,以前有大坵田,取名牛古坵)、宗宁(三房背头窠山下位置,座向西)
(无景旺公及那一房移居五华的记载)
…………………………………………

(三)湖寮莒村谱         

  (莒村为徳义公之弟徳显公后裔)
一世:大学公(傅伍,五道昭府君),妣卢氏,继配蓝氏,从宁化石壁,迁居漳浦县大坪乡,潮阳教谕,官归湖寮黄坑石口桥头居住,生一子:行六三郎,后裔分布莒村、葵坑、坪上、岭下、旧田、松口,与原配卢合葬湖寮田头岌坤山艮向,蓝氏葬大靖井头坐东向西。
二世:六三府君公,妣吴氏,生二子:长德义、次德显,徳义住旧址黄坑石桥头,后裔分迁葵坑、旧田、坪水、松口。德显迁本湖寮莒村。公与妣合葬本湖寮黄泥塘三花坪。
三世:徳义公
妣谢、卢氏生四子
(其后与德义公分支)
…………………………………………

(四)兴宁子斌公系资料
87世孟三郎支系(迁大埔湖寮黄坑〉
——88世昭五府公(宋末任潮州教谕,后因世乱辞官归原籍,妣卢、蓝氏生一子六三郎——89世六三郎妣吴氏生二子:德义、德显——90世德显公迁莒村南山下,生三子:子铭、子旺、子宁。
(兴宁好像很少孟三郎公后裔,为何有此谱记载?)
(特别说明:此资料录自《福建义门陈》,原始资料来源于五华景旺公系《深圳观澜松元厦谱》与《大埔陈氏源流》,两者相结合。)

二、对谱之间矛盾与差异的研判
 (一)矛盾与差异之处
   1:湖寮谱的89代祖是仲四郎,那么其父是爵寿公。五华谱的89代祖是孟三郎,那么其父是俭寿公。
         2:五华谱与湖寮谱存在很多矛盾与差异之处,如五华谱没有六三郞,湖寮的子珍与积玉是两代人,五华谱的百五郞是90代,而湖寮是92代,且与积玉是同一个人。等等。
         3:湖寮谱的文杰公(景旺公父亲)生三子,且没有景旺的反映。五华谱的文杰公只有一子景旺。
         4:湖寮谱的文杰公没有移居上杭南山的记载,一直在湖寮居住繁衍,因为三个儿子的后裔全在湖寮葵坑等村落。
         5:五华谱反映景旺公从上杭南山迁五华,可能是如雄耀兄弟所说是从湖寮的南山迁五华。
        6:认真比对一下,五华与其他谱虽然有些祖公名字对不上,但祖婆姓氏还是对得上的,说明大方向没错,只是老祖宗们不仅有名有号,还有讳、谥,让后裔们不知道怎么记录。
      
         (二)本人悉疑见解
         1:走访湖寮的葵坑、莒村,邀请他们的编谱人和前辈座谈研讨。认真查阅他们的族谱,特别是老谱,从第一手材料中得到依据。现场考察名字对不上的祖墓,以达到还源事实、正本清源的目的。
         2 :个人认为,湖寮作为景旺公之上源,而且他们一直繁衍于此,他们的族谱比五华谱应该更有真实性和发言权。期待得到湖寮葵坑、莒村兄弟的进一步帮助。
          3:对比湖寮与五华谱的同时,思考兴宁谱的资料信息依据,因为其反映的景旺公之源同样出自孟三郞公,而其后又与湖寮谱的内容相同。期待得到雄耀兄弟的大力帮助。
          个人之言,不代表族人意见,仅供参考!谢谢!
(陈禄泉2022年2月19日于惠州,陈汀州附配族谱资料说明)

赞 赏
0人赞赏
赞赏详情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