谱载源流明世系,文兴后裔迁徙记
(陈公文兴,系汀州庄魁公后裔十四世孙)
2020年仲冬,笔者在参与四川宜宾横江镇润坝村陈湾头修建陈氏奇壂公祠(陈公奇壂,系明朝初年,自广东长乐大嶺背迁兴宁横岗杉树下开基祖陈公文兴十一世孙。清朝雍正年间,陈公奇壂四子:萬能、萬俊、萬傑及萬英,因湖广填四川之因而离粤入川开基,后裔居川滇)的过程中,应文兴公迁江西遂川族人陈军等邀请,整理陈公文兴世系源流的谱系资料时,清晰地整理出了陈公文兴家族的世系源流及迁徙情况,附文记之。
陈氏文兴公后裔迁徒记
国有史记邑有志,族有谱载传后世。史志族谱共构建,华夏民族之文明。史不修,则万古纲常坠而不举;志不修,则郡邑风俗无民情;谱不修,则子孙万代不知其本源。国史记一国之古今大要,方志记一郡之沿革与现狀,而族谱则记同宗共祖的世系、人物、事迹之历史图籍。透过族谱,不仅可以看到一姓氏生生息息之历程及跌宕起伏的人世沧桑和历朝历代的更迭兴亡。族谱是历史的有机组成部分和珍贵的根脉文化遗产,蕴含着强大的凝聚力和向心力。
参天大树有其根,环山之水有其源。感恩先祖子孙孝,繁衍生息有荣昌。三代不修谱不孝,感恩先祖续谱要;溯源修谱寻祖根祖和饮水思源感祖恩是中华民族孝道之优良传统文化的扩展和重要体现。
家谱延续着家族的血脉和亲情,传承着祖上的家风和遗训。是一个家族繁衍生息的历史证明,后世可根据家谱史料团结宗亲、教育后人,亦可从中了解到家族的历史变迁和先人事迹及血脉来源,并可据此达到寻根问祖、明辩支系、正本清源、认祖归宗和辩世次、别亲疏、明昭穆之目的。因此,续谱可起到上可尊祖敬宗,下可启迪后辈子孙不忘祖的作用,并通过祖德宗功的铭记和传承,可激励后世子孙发奋图强、积极向上的目的,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祠堂供奉着祖先牌位,是安放祖先灵魂的栖息地,也存留着祖先的遗风和天地间的‘仁、义、礼、智、信’伦理规范。在那里能找到自已的根,并看到自已烙印的‘胎记’。瓜瓞绵绵,传承不息是后世子孙敬仰之地。
溯我陳氏源流,舜帝是上古制陶瓷专家,后世子孙继承了这一技术。阔父(满公之父)制陶有功。自周武王克殷纣,复求舜帝后裔得妫满合三恪。以元女太姫配妫满,并封淮阳地陈国以奉帝舜祀,后裔以国陈为姓,故陈胡公满为陈氏得姓始祖。陈氏享陈国589年,传2O世和26代国君。
42世翔公,由山阳瑕丘迁河南颖川;43世陈寔,德高望重、为太邱长,迁许昌长葛市,为颍川陳氏始祖;49世逵公,字世达,迁家浙江长城;60世霸先公文武双全,于公元577年建立起第一个以姓氏陳为朝代的一陈朝,号高祖武皇帝,建京都南京,在位三年,卒后葬万安陵,传位于兄谈先之长子蒨;61世蒨公,陈朝第二任皇帝,号世祖文皇帝,在位八年,卒后葬永宁陵,生十三子,太子伯宗继皇位,三年后废帝位,传位谈先次子顼;谈先次子61世顼公,陈朝第四任皇帝,号高宗孝宣皇帝,年号太建,葬显宁陵,生42子,其30子封王,传位太子叔宝;62世叔宝,陈朝第五任皇帝,号称陈后主。
陈朝三代五帝33年天下。62世宜都王叔明,孝宣皇帝第六子,封宜都王;72世伯宣公,由福建仙游迁江西庐山太平宫居,注释司马迁(史记)闻名于世,赐拜著作郎、屡官不就,为江州义门陈始祖。其孙74世旺公,举家迁江州德安县太平乡常乐里永清村艾草坪(今江西省九江市德安县车桥乡义门陈村)孝义相处创建义门,为江州义门开基祖。公元1026年追封陈旺为晋国公、机公为燕国公、感公为许国公、兰公为吴国公、青公为齐国公。义门陳汀州庄84世魁公,字参琉,号庭璋,授福建汀州提举事官,妣李刘氏、生五子;崑、芲、嵩、嶽、峰、号称‘五山’。魁公携97人由江宁迁福建汀州庄,居汀州府。97文兴公明朝年间从广东长乐县大岭背(转水镇)迁兴宁县南厢中堡横岗杉树下(兴宁市水口镇璜江村)开基为横岗始祖。
我始祖文兴公系江州义门陈汀州庄魁公后裔。祖上途经河南淮阳、许昌颍川、浙江长兴、江苏南京、福建仙游、江西义门、南京江宁、福建汀州、广东五华、兴宁横岗、开枝散叶、瓜瓞绵绵。
文兴公后裔迁徒分布情况:元公后裔君里迁湖南酃县(炎陵县)、三都桐睦(船形乡桐睦村),尊礼后裔迁酃县七都梅江石舟坑,尊义后裔辛谋迁龙泉县淋洋下洞、辛瓒迁龙泉县大汾石狮寨,尊信后裔韬亮迁龙泉县淋洋竹头园;亨公派下道政公后裔应璋迁湖南桂东县三都下堡牛岗圩,復盛公后裔由江西龙泉县(遂川县),经南康县上坪岭迁广西贺州鹅塘镇华山村老龙冲、新塘村、居分莲塘镇东鹿村、古柏村、步头镇梅花畔田村、梅花镇湴田村、大桂山林场,復茂公后裔启明迁酃县七都倒盈、启华迁四川资州舒家乡韩家墩(资中县双龙镇骑龙村),奇先公后裔由龙泉县淋洋经湖南酃县七都上坑仔(中村乡)商寓江西龙泉县城水南上街莲塘畔、后因兵患迁龙泉县祟德乡十六都洋村(泉江镇洋村),奇清公后裔由龙泉县淋洋(立新村)迁乌石崃,永秀公迁龙泉县淋洋西山背石狮下,永贵公迁龙泉县戴家埔河下,奇玺公迁龙泉县淋洋下洞楼前(立新村),其子万礼、万棋建‘礼棋堂’,分居营盘圩打火石,万骥迁湖南资兴县六都石板桥,奇吉公迁资兴县六都坳下(资兴县汤市乡上坳村)其后裔迁酃县石子坝(霞阳镇),奇钦公迁广东掲阳南山约横溪,永吉公迁湖南酃县七都大塘松下(炎陵县水口镇大塘村),永万公后裔迁酃县三都蓝机岭(船形乡水垅村),永亮公后裔由龙泉县淋洋迁酃县四都两子垇(霞阳镇石子坝),永偕公后裔由桂东迁酃县七都坪下(中村乡垅坪)。万能公迁四川简州毛家埸(简阳县福田乡毛家埸),后裔居简阳付家坪余家湾等地;万俊后裔迁四川简州毛家场后居分云南镇雄;万傑迁四川宜宾柏溪镇天池,后裔居分宜宾安边、横江镇润坝村陈湾头、菜坝、思坡镇天台寺五桐桥及鸡爪湾、宗场米房头、李场生姜坡及锅圈湾、马场桂花嘴、云南水富巴娄坝、鱼嘴、威信和镇雄雨河等地,万英后裔居四川宜宾白沙和沙坪临港及云南镇雄芒部、尖山、木卓等地,其中,万英后裔五世孙陈公维周,系洪璋公三子,字歧甫,号东屏,称陈天官,吏部郎中天官(清朝)。陈公维周,道光八年(公元1828年)生于芒部下街,庚戍(公元1850年)年在京城任教两年,咸丰壬子(公元1852年)年乡试考取举人28名,同治壬戍年(公元1862年)考取进士,殿试钦点主事、钦命二品、总领八省湖北、四川、江西、浙江、江苏、湖南漕粮及云南、贵州铜铅锡科、兼理河道,威振川滇。验封司使节、赐进士签任吏部郎中钦差、旋授湖北兵备道,赏戴花翎,殁湖北襄阳道任內,夫妇合葬四川叙州宜宾县象鼻(象鼻镇)阳埸口,己山亥向。妣胡氏诰封二品夫人生子:宗蟠。宗蟠,字焕奎,公元1856年生于芒部下街,妣吴氏生二子:之纲、之纪;之纲于公元1878年生,迁安微; 之纪于1882年生,迁四川宜宾。
源流迁徒是一部记载以血缘关系为主体的家族生命史,也是家族归宿的身份证明及后世子孙的根系所在。古代由于战事频繁、信息闭塞及交通不便等因素,以致家谱不全或毁失、漏接、错接、断代、缺角少页,只能采取集思广益、群策群力的方式,并参考大量古藉、族谱和手抄本等史料,以史为据、广征博采、综合考证,从而按照实事求是、宁缺毋滥的要求,始终贯彻严谨、细致、求真、务实的精神,去考证查遗补漏和举证更正,使我们陳氏源流日臻完善。我们刻下文兴公后裔源流迁徒记,以示后裔知宗亲及亲蔬远近,并永不忘记。
四川宜宾文兴公二十世陳华(原名世先)。
江西遂川洋村文兴公二十一世陳軍
2020年仲冬吉日
客家建祠
胡公受封陈国君,
陈完奔齐国名新;
轸公复姓颍川陈,
南迁陈朝创义门。
族聚三千十五代,
居同五百无双载;
皇赐义门奉旨分,
谱载源流世系清。
魁公分迁汀州庄,
元开入粤祖流芳;
兴宁开基祖文兴,
明初至清又迁分。
湖广填川兴宁迁,
奇壂后裔居川滇;
入川开基数百年,
天官维周谱载言。
奇壂后裔建祠堂,
客家文化大弘扬;
陈氏祖德有传承,
世代荣昌义门陈。
2019年动工修建的陈奇壂公祠
祖德流芳
祖上留下谱传言,
寻根问祖不再难;
信息传出知吉贵,
镇雄电告族谱对。
网络畅通寻祖宗,
兴宁开基文兴公;
祖德传承很珍贵,
川滇湘赣粤聚会。
聚会畅言建祠堂,
川滇湘赣粤赞扬;
捐资建祠祭先祖,
祖德流芳传千古。
附陈氏奇壂公祠捐资制牌(祖宗牌位) 芳名及情况
1、陈世先(男,居宜宾李场),捐资500元,制祖牌(……万杰―友樑―日光―国柄―开有―宗河―之玶―序南及妣儒人);
2、陈世芳(女,居宜宾宗场米房头),捐资1000元,制祖牌(……万杰―友樑―日光―国柄―开有―宗政……);
3、陈世昌(男,居宜宾思坡金城),捐资500元,制牌(……万杰―友樑―日光―国柄―开有―宗政……);
4、陈小江(男,居云南水富),捐资400元,制牌(……);
5、陈继香(男,居宜宾鱼池湾),捐资500元,制牌(……);
6、陈继立(男,居云南水富高滩),捐资500元,制牌(……);
7、陈世松(男,居润坝鱼池湾),捐400元,制牌(……);
8、陈静(女,居柏树溪),捐资200元,制牌(……);
9、陈晓平(男,居冠英),捐资200元,制牌(……);
10、陈世雄(男,居云南水富巴娄坝),捐资200元,制牌(……);
11、陈世德(男,居耳子垇),捐资400元,制牌(……);
12、陈世洪(男,居云南水富巴娄坝),捐资400元,制牌(……);
13、陈奕雄(男,君浦公后裔,居广东和平古寨),捐资1000元,制牌(……);
14、陈继南(男,居云南水富巴娄坝),捐资200元,制牌(……);
15、陈柏林(男,序字辈,居云南水富巴娄坝),捐资200元,制牌(……);
16、陈吉端(继端,男,居云南镇雄雨河街道),捐资300元,制牌(……);
17、陈吉洪(继端,男,居云南镇雄雨河街道),捐资300元,制牌(……);
18、陈世伟(男,居云南镇雄木卓镇),捐资200元,制牌(……);
19、陈吉贵(继贵,男,居云南镇雄雨河街道),捐资200元,制牌(……);
20、陈吉双(男,居云南镇雄雨河街道),捐资200元,制牌(……);
21、陈翔(男,居简阳毛家场),捐资1000元,制牌(……);
22、陈小波(男,居宜宾思坡天台村王家队),捐资400元,制牌(……);
23、陈晋(男,居云南水富巴娄坝),捐资200元,制牌(……);
24、陈继兴(男,居陈湾头),捐资1000元,制牌(……);
25、陈世林(男,居耳子坳),捐资200元,制牌(……);
26、陈继刚(男,居安边),捐资2000元,制牌(……);
27、陈世杰(男,居耳子凹),捐资200元,制牌(……);
28、陈世东(男,居简阳毛家场),捐资1000元,制牌(……);
29、陈其漪(男,居安边小岸坝),捐资2000元,制牌(……);
30、陈煜晗(女,居安边小岸坝),捐资2000元,制牌(……);
31陈世其(男,居陈湾头耳子坳),捐资500元,制牌(……);
32、陈丹(男,居宜宾宗场),捐资1000元,制牌(……);
33、陈忠(男,世字辈,居宜宾柏树溪),捐资2000元,制牌(……);
34、陈继秋(男,居润坝塘山),捐资200元,制牌(……);
35、陈继林(男,三木匠,居小岸坝),捐资1200元,制牌(……);
36、陈亚梅(女,继字辈,居泸州)捐资1000元;
37、陈世先(男,居泸州),再捐500元;
38、陈继立(男,居水富高滩坝),再捐500元;
39、陈吉灿(男,居镇雄雨河镇),捐资200元;
40、陈吉银(男,居镇雄雨河街道),捐资200元;
41、陈行(男,其字辈,居陈湾头),捐资500元;
42、陈洋(男,继字辈,居陈湾头),捐资1200元;
43、陈世凤(女,居陈湾头),捐资200元;
44、陈世玲(女,居陈湾头),捐资200元;
45、陈其浩(男,居陈湾头),捐资500元;
46、陈沁沂(女,其字辈,居资阳),捐资600元;
47、陈宇(男,光字辈,居陈湾头),捐资600元;
48、陈其云(男,居陈湾头),捐资1000元;
49、陈继德(男,居陈湾塘山),捐资500元;
50、陈继东(男,居宜宾临港),再捐500元;
51、陈继海(男,居陈湾头),再捐500元;
52、陈其新(男,居陈湾头),捐资500元;
53、陈继坪,男,居润坝大湾,捐资200元;
54、陈自然,男,其字辈,居润坝大湾,捐资666元;
55、陈世芸,女,居巴娄坝,捐资500元;
56、陈继勇(智勇) ,男, 再捐款500元,居简阳清风付家坪村余家湾;
57、陈翠华(女, 世字辈),捐款500元, 居简阳清风付家坪村余家湾;
58、朱智惠(女 继字辈),捐款500元, 居简阳清风付家坪村余家湾;
59、陈其科 (其字辈), 捐款500元, 居简阳清风付家坪村余家湾;
60、陈世宗,男,居陈湾头团山包,捐资666元。
61、陈其国,男,居冠英牛毛角水库,捐资400元;
62、陈继洪,男,居水富晁坝,捐资600元;
63、陈元(其字辈),男,居陈湾头,捐资1000元;
64、陈芋吉,女,其字辈,居陈湾头,捐资1000元;
65、陈继友,女,居陈湾头,捐资500元;
66、陈继友,男,居义兴街上,捐资500元;
67、陈吉洪,男,居镇雄雨麻园,捐资200元;
68、陈小龙,男,继字辈,居巴娄坝,捐资200元;
69、陈丹,男.继字辈,居宗场。再捐500元;
70、陈世先,男,居泸州,再捐500元;
71、陈世东,男,居毛家场,再捐2000元;
72、陈世忠,男,居云南镇雄芒部,再捐1000元;
73、陈飞,男,继字辈,居耳子凹,捐资600元;
74、陈世其,男,居耳子垇,再捐500元;
75、陈庚,男,继字辈,再捐500元;
76、陈继林,男,居陈家头,再捐1000元;
77、陈世先,男,居泸州,再捐500元。
二零二一年三月七日
捐资建祠赞
捐资建祠敬祖先,
川滇湘赣粤义捐;
同宗同源血脉连,
男女老少齐动员。
赞奕雄义捐
元开入粤居河源,
奕雄捐资助族难;
粤蜀千里同宗源,
奇壂后裔表赞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