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烈欢迎中华义门陈联谊总会外联部福建专员陈干良来福建陈氏委员会对接工作

 关注陈雄耀 阅读:700
举报
 

热烈欢迎中华义门陈联谊总会外联部福建专员陈干良来福建陈氏委员会对接工作
    夏日炎炎,火热激情。2020年6月30日一7月2日中华义门陈联谊总会常务理事、外联部福建专员陈干良受江州义门陈联谊总会陈峰会长委派,千里迢迢,来福建对接工作。
       2019年在省陈氏委员会陈昌平会长指导下,在福清陈玄豫、义门陈联谊总会陈峰会长陈德友副会长、《福建义门陈》陈雄耀主编等人的共同努力下,福清陈崇公一脉已成功对接义门。福清玉涧陈氏考察团赴江西德安考察,通过对始祖陈崇公与江州义门陈的关系进行互相探讨,并已通过史料充分论证对接义门支脉,确认玉涧陈氏始祖陈崇公与义门陈第三任家长陈崇公是同一人。两地宗亲血脉相连,源远流長,开启了义门陈支脉流派的对接与文化交流活动。
       6月30日,由省陈氏委员会常务理事陈玄豫引领陈干良专员前往福清玉涧参观考察,陪同考察的宗亲与干良专员进行合影留念。
        7月1日,第十二届全国政协特邀代表、著名爱国侨领、长乐象屿籍的陈荣华先生在长乐总祠热情接见了陈干良专员。象屿陈友定公原籍福清玉涧,陈崇第11代孙陈秀涧迁往明溪大蕉乡,其曾孙陈友定生于明溪大蕉乡。因此,福建名人陈友定系义门陈嫡系后裔。
       7月2日,陈干良专员造访福建省陈氏委员会,受到陈昌平会长等在家领导的热烈欢迎与热情接待。
        福建乃义门陈始祖伯宣公的祖籍地,江西德安与福建福州两地宗亲携手同心,为弘扬义门陈文化,加强两地义门陈宗亲联谊可喜可贺!
(陈祖海  陈永贵   陈汀州)

陈昌平会长(前排中)等福建陈委会在家领导与陈干良专员合影

长乐总祠陈荣华(著名爱国侨领)、陈明清、陈心爱、陈居桂等领导与陈干良专员合影

福清玉涧陈氏宗亲会见陈干良专员
左起:陈书强、陈照凤、陈干良、陈玄豫、陈远松、陈佑瑞。

福清陈氏委员会陈维宁会长一行会见陈干良专员

    附录一:
         象峰陈氏族谱 · 序
  国有史, 地有志, 家有谱。族谱作为中华民族维系家族之纽带, 辨明血脉传承之符号,自古就是炎黄子孙最为显著之身份标识。           
  水有源,树有根,脉有络。在千年历史尘烟中寻根溯源,犹如海里探宝,山中寻奇。族人曾前往尤溪寻祖,原来友定公故里在明溪;曾远赴固始寻根,原来陈崇公祖地在九江。从尤溪到明溪,从光州到江州,从豫南到江南,二十多载迷雾中探索,误传中求实,终于拨云见日,理清脉络,回归正宗。
  我象峰陈氏源于舜帝血缘,妫满得姓,颍川家声,义门孝义,玉涧山水,友定英烈之传承。迄今已繁衍二十四世,六千之众,遍布海内外,尤以美国居多。           
  我族上古起源,唐宋鼎盛、明初劫难。曾经引以自豪,也历尽颠沛流离。族人精诚团结,曾在江州创下“义门世家”之辉煌,被朝廷誉为“天下第一家”;吾祖英勇壮烈,曾在八闽大地上跃马挥戈,敢与朱元璋、陈友谅争雄称霸;先辈忠肝义胆,曾在历次抵御外侮战争中效命国家,血洒战场,慷慨悲壮;族亲异国谋生,曾在祖国急需关头挺身而出,捍卫民族尊严,赤子情怀,可歌可泣。            
  家族文化是深植心灵之根源,连接传统之血脉,激荡担当之魂魄。如今第四次续修《族谱》,旨在铭家训以示后人;清世系以明来者;树名人以供效法,积功德以慰平生。丝丝缕缕织家谱,点点滴滴抒情怀,字字句句写华章。            
  悠悠历史,漫漫长河,涌流成沧海桑田,记载着荣辱兴衰。叙述家族历史,让后人知晓祖源之脉络,创业之艰辛,亲情之珍贵,人生之绚丽。激励子孙常怀爱国志,不忘故土恩。铭记祖训,孜孜进取,修身齐家,崇德向尚,承先启后,继往开来!            
  谨此为序                   
    第二十世孙 荣华 敬撰
     二0二0年(庚子)春

附录二:
福建长乐象峰陈氏溯源
象峰陈氏世居象屿村,地处长乐北端,闽江南岸, 依山畔水,山川竞秀。我村南倚鼎阳山,北望三江口,东与张村接壤,西于亭江隔江相望,是闽江咽喉,海防要塞,虽数里方圆,乃兵家必争之地和古战场。            
  象屿村古时居住着丁、王两姓。陈姓于明洪武元年由明溪县迁来,迄今已繁衍二十四代,六千余人。
  树有根,水有源。陈姓出自舜帝后裔陈胡公,本姓妫名满。周武王灭商朝纣王后建立周朝,寻得舜帝第三十三世孙妫满,把长女大姬嫁给他,并封他为诸侯,封地陈国,定都宛丘(今河南省淮阳县境内),谥号胡公,又称胡公满,以国为姓,为陈氏得姓始祖。
  陈胡公第四十三世孙陈寔,东汉名士,授太丘长,世称陈太丘,颍川许县(今河南省许昌长葛市古桥镇陈故村)人。为官期间以德教化,清静无为,百姓安居乐业,被尊为“颍川陈” 始祖。
  陈寔公第三十二世孙(陈宣帝第六世孙)陈旺,在江州浔阳县太平乡常乐里永清村(今江西省九江市德安县车桥镇义门村)开基建庄,创立“江州义门陈”。         
 “义门陈”开基祖陈旺开启了家族兴旺的大幕。我义门家族延续15代,332年,3978口不分家的奇迹。从唐僖宗到宋仁宗,历代皇帝均予旌表,被誉为“天下第一家”。唐僖宗中和四年(公元884年)御笔亲题“义门世家”,宋天圣四年(公元1026年)陈旺、陈机、陈感、陈蓝、陈青,分别被宋仁宗封为晋国公、燕国公、许国公、吴国公、齐国公。        
  由于家族过于庞大,给统治者带来危机。宋嘉祐七年(公元1062年),仁宗皇帝下旨以义门陈氏孝义太盛,散至各地作忠孝典范,教化民风为由,由包拯 、文彦博主持分家,分至72郡,144县,291庄,从此“义门陈”遍布全国各地, 历代名人辈出。国民党人陈果夫、陈立夫、陈诚、陈布雷。共产党人陈独秀、陈毅、陈云、陈永贵、陈赓、陈锡联、陈再道皆为“义门陈”后裔。
  “义门陈”旺公第七世孙(第三任家长)陈崇,官居朝散大夫、御史中丞、上国柱、御赐紫金鱼袋,携夫人朱氏到封地福建省福清县居住, 生三子。因住地有“玉屏山”和“涧溪”,以山水各取一字,故称“玉涧”, 陈崇为“玉涧陈氏”始祖。
  陈崇公第十一世孙陈秀涧迁居福建明溪县大焦乡。
  秀涧公第四世孙陈友定(1329年---1368年),又名有定,字永卿、安国,元末三大忠臣之一, 后世称“一代枭雄”。他自幼父母双亡,十岁到罗氏盐店帮工,后来帮人放鹅,因鹅丢失逃到邻村,饥寒交迫之际夜眠王家屋檐下。主人梦见一只白虎卧于大门口,赶紧起床点灯开门查看,见陈友定仪表不凡,就收留了他。十七岁时被王家招为女婿,但陈友定胸怀大志,不甘平庸。元朝至正年间,流寇四起,陈友定应诏从军,因平贼有功,历任兵牌、巡检、县尹、汀州路总管、福建行省参知政事、平章政事(福建省最高军政长官)、一品衔,统领福建八郡。       
  时值元朝末年,天下大乱,群雄并起,逐鹿中原。他与朱元璋、陈友谅争天下,因兵败被俘。朱元璋以高官厚禄劝降,陈友定不从。于明洪武元年(公元1368年)同长子陈宗海在南京英勇就义,葬于南平九峰山。次子陈德宣隐居明溪故乡,三子和四子为躲避朝廷追杀,亡命天涯,化名一官、二官,背负神像一路逃难到长乐县象屿村,因饥渴难当,便放下神像四处寻找水源。当兄弟俩回到原处,神像无法移动,认为此乃天意,遂在象屿村定居,建造“象峰陈氏宗祠”,繁衍后代,耕读传家。      
  朱元璋感念陈友定忠烈,御赐对联:“名宦乡贤第,忠臣孝子门”。明王朝为了对陈友定在明溪后代实施管控,赐名为“西颍陈氏”。    
  友定公为象峰陈氏始祖,一官公、二官公为二世祖。第三世:仁、义、礼、智、信共五房,只有礼、信两房留居象屿故里,另三房不知迁往何处。礼房另一支迁到浙江省平阳县四大屋村,信房另两支分别迁到本县石龙村和后安村。
  正因为象峰陈氏是陈友定子孙,名将后代,忠勇报国。在历次抵御外敌入侵和民族解放战争中,从甲午海战、马江海战,到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我族人世世代代效命国家, 血洒战场,慷慨悲壮。
  由于时代变迁,象峰陈氏族人相继出国谋生,海内外族亲达六千之众,尤以美国居多。每当祖国主权遭受严重挑衅时,我族人总是挺身而出,捍卫中华民族尊严。虽旅居海外,不忘故土,家国情怀,可歌可泣。       
  我族乃颍川后裔、义门子孙、象峰儿女。作为将门之后,世代义胆,满门忠烈。如今第四次续修《族谱》,期望后世子孙常怀爱国志, 不忘故土情, 秉承先辈业绩,无愧列祖列宗,让义门孝义,象峰忠烈世代传承,发扬光大!

赞 赏
2人赞赏
赞赏详情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