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姓,后周国姓,出自西周王族支系,分布于全国,全国的郭姓主要分布于长江以北,形成了川豫晋甘为中心的郭姓聚集区。在近600年间,郭姓人口流动的程度和方向与宋、
元、明期间有了很大的区别,尤其是流动方向由东部向华中、华北的回迁已经大于由北向东南的迁移,同时,向西、向东北的移民已经成为重要的流动方向。当代郭
姓的人口是全国第十七位大姓, 明朝的平均人口接近9300万, 郭姓人口的增加速度高于全国人口的增加速度。河南为郭姓第一大省,全国形成了华北、中原、东北三块郭姓聚集区。
起源始祖
满族郭珲氏,亦称古勒珲氏,源于金国时期女真贵益昆部落,满语拼音为Gohun Hala,汉义“钩子”,世居黑龙江流域,是满族最古老的姓氏之一,所冠汉字姓为郭氏。
满族郭佳氏,满语拼音为Gogiya Hala,世居苏完(今吉林双阳双阳河流域)、盖州(今辽宁盖州)、辉发(今吉林柳河、辉发河以及沙河下游,桦甸、辉南一带)等地,后多冠汉字姓为郭氏。
满族郭勒本氏,亦称郭尔本氏,满语拼音为Golbon Hala,汉义“衣架”,世居黑龙江郭洛果多(今黑龙江流域),后多冠汉字姓为郭氏。
满族郭啰啰氏,亦称郭尔罗氏、郭络罗氏、郭博罗氏,满语拼音为Gorolo Hala,以地为氏,世居讷殷(今吉林抚松松花江上游流域)、沾河(今吉林双阳河流域)、马察(今吉林浑江)等地。后有锡伯族引为姓氏者。清朝中叶以后多冠汉字姓为郭氏等。
源于其他少数民族,属于文化上汉化改姓为氏。今京族、黎族、苗族、仡佬族、哈尼族、白族、东乡族等少数民族中,均有高氏族人分布,其来源大多是在唐、宋、元、明、清时期中央政府推行的羁糜政策及改土归流运动中,流改为汉字姓高氏,
《八旗通志》记载:
满族郭齐里氏,亦称柯齐礼氏、科奇哩氏,满语为Keciri Hala,世居瓦尔喀阿库里(今乌苏里江上游支流西伯利亚 俄罗斯境内阿库里河流域)等地,所冠汉姓为郭氏。
满族萨哈连氏,满语为Sahalian Hala,汉义“黑色”,世居辽宁省新宾一带,为满族脱谱姓氏之一,后多冠汉姓为郭氏、李氏等。
满族托勒佳氏,满语为Tolgiya Hala,世居齐齐哈尔,后多冠汉姓为郭氏、陶氏等。
满族郭武尔氏,满语为Gour Hala,满族姓氏,世居黑龙江流域,所冠汉姓为郭氏、武氏等。
源于
冒姓或
改姓,属于因故改姓为氏。历史商有引各种原因改为郭氏者,例如后梁政权中有大臣郭戌纳,本姓成,后冒姓郭氏。
源于
朝鲜族。
朝鲜族郭氏,出自宋朝时期的郭祥,在宋仁宗赵祯天圣二年(高丽玄宗执政时期,公元1024年),郭祥避辽、宋两国之战乱而迁居朝鲜半岛清州郡(今韩国忠清
北道清州)定居,此后在韩国繁衍出另一支郭氏族人,称清州本贯郭氏。另外,还有一宋朝时期的郭镜,他在宋真宗赵恒宣和四~宋高宗赵构绍兴十六年(高丽仁宗
王楷执政时期,公元1122~1146年在位),避金、宋两国之战乱迁居到朝鲜半岛玄风郡,即今朝鲜密阳市玄风县,此后在朝鲜繁衍出一支郭氏族人,称玄风
本贯郭氏。
源于锡伯族,属于文化上汉化改姓为氏。据史籍《皇朝通志·氏族略·满洲八旗姓》记载:
锡伯族果尔吉氏,亦称郭尔吉氏,汉义“铲子”,世居伯都纳(今吉林扶余)、郭洛罗河(今黑龙江、乌苏里江诺罗河支流)、吉林乌喇(今吉林永吉)、哈达(今辽宁西丰小清河流域)等地,后有满族引为姓氏者,满语拼音为Gorgi Hala。
清康熙二十九年(公元1690年),三百余名果尔吉氏族人携家眷驻守丹东凤凰城,其后代散居于今辽宁凤山一带,清朝晚期以后多改汉字姓为郭氏、高氏、葛氏等,世代相传至今。
源于蒙古族,属于汉化改姓为氏。据史籍《清朝通志·氏族略·蒙古八旗姓》记载:
⑴.蒙古族郭尔罗斯氏,亦称郭洛罗斯氏,源出元朝时期蒙古豁罗剌思氏的后裔,以部为氏,世居沾
河(今吉林双阳河流域)、察哈尔(今河北张家口一带,包括河北、内蒙乌兰察布盟、锡林郭勒盟一部、山西部分地区)、科尔沁(今内蒙古东部通辽地区、吉林西
部一带),后有满族引为姓氏者,蒙古喀尔喀部的分支内扎萨克部中也有此姓,满语为Gorlos Hala。清朝中叶以后多改汉姓为郭氏、高氏。
⑵.蒙古族郭尔罗特氏,世居察哈尔(今河北张家口一带,包括河北、内蒙乌兰察布盟、锡林郭勒盟一部、山西部分地区)。后有满族引为姓氏者,满语为Gorlot Hala。清朝中叶以后多冠汉姓为郭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