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北京市劳动模范、北京市第八届第九届人大代表、北京市宣武区第十二届人大代表、北京市大碗茶商贸公司党支部书记兼总经理、北京老舍茶馆创始人尹盛喜同志,因病医治无效,于2003年6月30日零时48分在北京不幸逝世,享年66岁。
尹盛喜同志,1938年10月15日出生于贫苦的工人家庭,1977年10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59年1月参加工作,任北京市宣武区美术工厂副厂长;1968年调北京市宣武区大栅栏街道办事处工作;1979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他积极响应北京市委、市政府“安置待业青年,发展集体经济”的号召,身体力行,毅然摔掉“铁饭碗”,端起“泥饭碗”,借款1000元,带领待业青年搭棚砌灶,创建北京大碗茶青年茶社,靠卖大碗茶艰苦创业,积累资金,开拓经营;1981年组建北京大栅栏贸易货栈,后更名为北京市大栅栏贸易公司,又发展为北京市大碗茶商贸集团公司,累计安置待业青年3000余人次,为国分忧,为民解愁,取得了突出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大碗茶广交九洲宾客,老二分奉献一片丹心”。大碗茶公司被评为全国集体企业先进代表,并被誉为“北京市发展城镇集体经济的缩影”,尹盛喜同志亦多次受到党和国家领导人亲切接见。
1983年,尹盛喜同志为支持深圳特区建设,创建北京震云阁工艺品深圳分公司,敢为人先,亲率车队,长途跋涉,运送所需物资,从洽谈到开业仅用4个月,创造了又一项“深圳速度”,开创了北京集体企业在深圳设立窗口的先河。1987年他又在海南建立三亚分公司,表现了他为改革开放事业奋力开拓进取的崇高精神。
1988年,尹盛喜同志一手创办了改革开放后京城第一家茶馆。它以人民艺术家老舍先生及其笔下名著《茶馆》而命名,集茶文化、戏曲文化、食文化于一体,具有浓郁的传统民族风格和地道的京味文化特色。以“振兴古国茶文化,扶植民族艺术花”为经营宗旨,成为展示民族文化精品的特色“窗口”和联结国内外友谊的“桥梁”。老舍茶馆十几年来共接待国内外宾客200多万人次,其中包括众多各国政要和文化名人。
尹盛喜同志一直以“弘扬雷锋精神,促进大碗茶发展”、“取之于社会而回报社会”为经营理念。1982年与中国雷锋精神研究会实行联姻共建,先后担任该会第二、第三、第四届常务副会长,开展各类公益活动400余场,热情为老劳模和战斗英雄以及优秀工人、农民、知识分子服务,创造了文化行业公益演出之最。他提出“市场经营更需雷锋精神,不学雷锋改革必走弯路”,已成为他的至理名言。1986年他不顾身体有病,亲赴老山前线,送茶叶到“猫耳洞”,为战士沏茶演唱节目,赠送彩电。他将老山的奉献精神与大碗茶的艰苦奋斗精神融为一体,教育激励职工艰苦创业,为发展集体经济冲锋陷阵。1988年,他又慷慨解囊,组织中国美术家丝绸之路考察团,亲任团长,率领60多位美术家走上大西北丝绸之路进行考察和创作,为西部大开发呐喊,其规模之大,行程之苦,创作之丰,影响之广,实为美术界所罕见。
尹盛喜同志热爱民族传统艺术,多才多艺,善于创新。他利用靠近前门箭楼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和周边人文景观的有利条件,于2001年投巨资组建了北京市大碗茶戏楼有限责任公司,亲自审查戏楼施工装修设计方案,探索文化演出市场新思路、新办法,在继老舍茶馆开创“以商促文,以文兴商”的现代经营思路后,不断创新,又提出“服务百姓,继承传统”,再次为开发宣南文化,繁荣宣武经济打造新品牌、新亮点,做了一件实事。
尹盛喜同志具有坚定的共产主义信念,时刻牢记并努力实践党的基本路线和宗旨,他严于律己,宽于待人,创业一生,历经坎坷;他胸怀坦荡,光明磊落,清正廉洁,刚直不阿;他立场坚定,旗帜鲜明,具有共产党员的坚强党性;他相信党,相信群众,始终与党中央在政治上保持一致;他坚持实事求是,呕心沥血,维护了企业改革开放的成果和职工的合法权益,赢得了社会的关注和赞扬。即使在病重期间,他仍关心企业、关心职工、关心他所创建的事业,多次召集有关人员,共谋企业发展大计,一再叮嘱要团结一致,夺取胜利。
尹盛喜同志与我们永别了。他的一生是革命的一生,是为人民服务的一生,是坚持走改革开放道路的一生。他为打造大碗茶和老舍茶馆成为知名品牌,发展社会主义集体经济事业,自强不息,百折不挠,做出了巨大贡献。他的逝世,使我们失去了一位好同志、好战友,是我们企业的重大损失。我们深切地怀念他,我们真挚地追忆他,我们要学习他的好思想、好作风、好品德,化悲痛为力量,继续发扬大碗茶艰苦奋斗的创业精神,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指引下,加强团结、同心同德、开拓创新、积极进取,以实际行动缅怀尹盛喜同志。
安息吧,尹盛喜同志!
尹盛喜同志治丧委员会
二零零三年七月六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