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广东省兴宁市水口镇璜江村杉树下 陈氏文兴公祠
陈氏,黄帝之后,舜帝之胄,阏父之功,妫满之德,封之于陈。后以国为氏,满公为陈氏定姓之大始祖。
陈胡公84世魁公(元公第七子),宋进士,有感于闽汀战火稀少,且民淳俗美,故携眷九十七口择居于福建汀州宁化石壁村,为福建初迁始祖。
陈胡公95世元开公,翰林庶吉士,原居福建汀州永定猪麻塘(现书华村),妣郭氏生三子:永兴、永旺、永昌,于元末至正年间(1341~1370)入粤,为入粤始祖。
入粤后,元开公携长子永兴到兴宁西厢衙背经商,妣王氏秀娘生三子:达浦、秀浦、君浦。明正统四年(1439年),元开公于河源上莞新民村达浦处登仙,享年98岁。
陈胡公97世文兴公,系秀浦公之子。明朝初年,文兴公因祸避难、颠沛流离,自广东长乐大岭背(现五华县转水镇)来到兴宁南厢中堡横岗杉树下,悦其水秀山环、土饶俗厚,曰“此地可耕可读,他日子孙定可昌盛!”遂定居于横岗杉树下(现兴宁市水口镇璜江村),建“文兴公祠”,巳兼丙。文兴公为璜江杉树下开基始祖,开基后三代单传,四世始生二子,后家业日饶,仓廪充盈。
今文兴公后裔或留居璜江杉树下、柚树下、石围子、溪背角、神背、大草坪、聚星第、荣星第、聚昌第、念聪第、念恒第、凤鸣第、贤林第等,或外迁广东揭阳、江西、湖南、四川、云南、广西等地开枝散叶,成为当地望族。
因年久失修,文兴公祠已是残墙败瓦,满目凄凉。2019年元旦,粤、赣、川、湘、滇等五省宗亲聚会于璜江,商定重建宗祠。2023年5月2日,举行重光庆典活动。
2025年8月,族中贤达感念宗功,选址祠堂宝地,构建陈氏文兴公祠文化,以妥先灵、以聚族心、以垂后世。
各位宗亲好!璜江杉树下陈氏文兴公祠文化工程已完工,感谢大家的支持与鼓励!特此致谢中筑天佑科技有限公司如兵总经理的慷慨解囊!
2025.9.28
二0二五年国庆、中秋双节活动倡议
2025年是我国鸿运之年,是双春之年,是“文兴公祠”兴建已八年,重光三年的非常之年。我们谨祝文兴后裔,平安祥和,事业兴旺,家庭幸福,万事如意!
值此双节的到来,为我们有一个富丽堂煌,具有良好家族文化的宗祠,形成团结协调,互敬互爱,互勉互励,共同进步的家族。为过好祥和美好的双节,特作如下建议:
1.十月六日(农历八月十五日星期一)上午十时召开庆祝会,十二时在文兴公祠堂开宴。
2.经济来源:每人100元登席费。义捐自由。
3、款项交陈进平(云古)手。
4、此活动以活跃我族,加强联系为要旨,自愿参加为原则。
5、活动内容:10月6日上午十时举行拜祖敬宗活动。然后召开简要会议。十一点半结束,十二时开席。
6、报名参加登记时间10月4日上午12时止。
倡议人,文兴公裔孙:陈启祥、陈来新、陈飞泉、陈桂添、陈胜标、陈映中、陈俊燃。
2025年10月1日
参加2025年中秋节上午十二时登席芳名接龙:
1,启祥100元
2,飞泉100元
3,浩兵100元
4,元洪
5,进平100元
6,映中100元
7,木金100元
8,桂添100元
9,
10,






陈姓源自舜帝的后裔。周武王灭商后,封舜的后代妫满于陈地(今河南淮阳),建立陈国,妫满便被称为陈胡公。春秋时期陈国被灭后,其公族子孙便以国为姓,称为陈氏。这一起源使得陈姓与上古帝王舜有着直接的血脉联系。陈姓在魏晋南北朝时期迎来发展高峰,陈霸先建立南朝陈政权,使得陈姓成为国姓。随着中原人口南迁,陈姓逐渐在南方扩散,成为今天南方地区的大姓之一。从唐代诗人陈子昂到近代思想家陈独秀,陈姓族人在文化领域留下了深刻印记。
公告
2025年10月6日(农历八月十五)将在福建长汀举行汀州庄始祖陈魁公纪念馆揭牌开馆庆典及各地汀州各支系第一批近300个先祖神位入祀汀州陈氏大宗祠登座仪式。
现诚邀各支系有认捐供奉神位的宗亲&理事会及汀州籍客家陈氏后裔们参加!
1: 活动时间:2025年10月5日下午一一2025年10月6日
2: 活动地点:福建省长汀县大同镇师福村汀州陈氏大宗祠&长汀汀州庄陈氏始祖陈魁公纪念馆。
3: 会务费:120元每人(包含5号晚餐,6号午餐及三牲、香烛鞭炮等祭祀用品)。住宿自理,奢简由君!
4: 报名联络人:汀州庄各地各支系副会长/常务理事先统计所辖区参会人员名单后统一报由秘书长陈光伟汇总18950191571(手机微信同号)
5: 报名方式:以微信接龙为主。
1:长汀汀州庄宗亲代表团(具体人数待定)
2:广东河源陈氏宗亲代表团(具体人数侍定)
3:永定陈氏宗亲代表团
4:上杭陈氏梅山公一脉宗亲代表团7人,
5:武平东安桥陈氏宗亲代表团
6:江西遂川陈氏宗亲代表团
7:广东蕉岭陈氏宗亲代表团
8:江西修水陈氏宗亲代表团5人
9:广东平远陈氏十郎公宗亲代表团5人,
10:武平中堡陈氏嘉凤公宗亲代表团5人,
11:上杭下都陈氏七郎公宗亲代表团
12:江西会昌陈氏廿郎公宗亲代表团19人
13:江西会昌陈氏一鹏公宗亲代表团5人
14:江西瑞金陈氏宗亲代表团
15:重庆市九龙坡区华岩陈氏虞垲公后裔陈协兵1人
16:云南昭通衡公~兆公~奇壂公后裔陈世朝等6人
17:江西遂川县戴家埔陈氏永贵公后裔代表团5人
18:上杭千家村陈氏千圣公后裔代表团
19:上杭千家村陈氏三十四郎公后裔代表团
20:江西于都陈氏宗亲代表团(已定10人 )
21:广东梅州陈氏德兴公宗亲代表团
22:广东蕉岭横龙岗陈氏裕公宗亲代表团
23:江西赣县陈氏宏积公宗亲代表团
24:江西石城珠坑陈氏上立公后裔代表2人
25,江西于都县宽田乡龙泉陈氏祥兆公后裔代表团(人数待定)
26:广东省平远县陈氏甫生(文穆)公代表团4人
27:广东兴宁陈氏子斌公宗亲代表团陈胜坤等4人
28:上杭彩霞陈氏十三郎公(梅佐公第三子)宗亲代表团
29:广东五华华城陈氏宗亲代表陈华添2人
30:江西于都黄麟陈公秀伟后裔宗亲代表团陈运来等10人
31:江西会昌九龄陈氏朝松公后裔代表团5人
32:江西遂川戴家埔兆公后裔代表陈品云等2 人
33:宁化松林陈氏七郎公后裔代表团陈贤标,陈立根,陈宏开3人
34:重庆云阳宗亲代表陈玉春1人
………















读陈兴荣《遂川义门陈文兴公后裔简介有感》
在浩如烟海的家族历史长河中,每一支族系都如璀璨星辰,散发着独特而温暖的光芒。当我细细品读《遂川义门陈文兴公后裔简介》,仿佛穿越时空,置身于那段波澜壮阔又饱含深情的家族迁徙与发展历程之中,心中满是震撼与感动。
迁徙:不舍与勇毅交织的壮歌
三百多年前,因时局动荡,兴宁横江杉树下的文兴公后裔们,毅然踏上了远迁遂川的漫漫征途。那是一场充满未知与挑战的迁徙,每一位先祖在与老家亲人分别时,想必都怀着深深的眷恋与不舍。那些娓娓道来的传说,宛如一幅幅生动的画卷,在眼前徐徐展开,诉说着离别的哀愁与对未来的期许。
元公韬亮公迁至淋沁竹头围,运洪公定居烂泥湖,尊义公后裔前往淋洋柏树下(虽如今去向未知,但那份血脉相连的牵挂从未断绝)。
亨公房复盛公在淋洋石螺前开启新生活后转迁广西贺州,奇玺公、奇清公于淋洋下洞楼前扎根,奇先迁至湖南炎陵县上坑后又辗转回到遂川洋村,奇清公次子万瑞公在淋洋下洞乌石岽安家,水秀公落户淋洋西山背,永贵公则在戴家埠下溪开启新的篇章。每一次迁徙,都是一次对命运的勇敢抗争,都是为了寻找一片能让家族繁衍生息的净土。他们带着对故土的思念,怀揣着对未来的希望,在新的土地上披荆斩棘,用勤劳的双手创造着属于自己的家园。
传承:义门精神与客家风俗的交融
来到遂川后,文兴公后裔们始终缅怀先祖,将上祖的美德与义门精神深深烙印在心中。他们团结一致,同舟共济,无论遇到多大的困难,都能携手共进,这种强大的凝聚力成为家族发展的坚实后盾。同时,他们承载着广东客家风俗,团聚族人,重情好客。客家的热情好客在他们的身上体现得淋漓尽致,每逢佳节或重要时刻,族人们总会欢聚一堂,共享天伦之乐,那份浓浓的亲情在欢声笑语中不断升温。
在家族的发展过程中,他们始终秉持着耕读为本、以孝为先的传统理念。耕,是生存的根基,他们用辛勤的汗水浇灌着土地,收获着生活的希望;读,是精神的追求,他们重视教育,鼓励子孙后代勤奋学习,用知识改变命运。以孝为先,更是他们坚守的道德准则,尊敬长辈,关爱家人,让孝道之花在家族中代代相传。
精英:家族荣耀的璀璨之星
在清朝至解放初期的岁月里,文兴公后裔中涌现出许多列位精英先贤,他们如夜空中的繁星,照亮了家族前行的道路。身佩甲胄的将帅奇玺公,英勇无畏,保家卫国,为家族赢得了无上的荣誉;钦受国学贡元的德华公与伯林,从小习文,七、八岁便才学出众,出口成章,下笔如神,被百姓誉为“神童”,他们的才华与智慧令人赞叹不已;洪琯、洪汉、清燕三人习武出众,有飞檐走壁之功,展现了家族的英勇与豪迈;奇猷公家财万贯,却心怀善念,居县城掌管渡口时,放穷人免费过渡,其美德广为流传;世机公心怀上祖,带领族人众亲捐献资金,回老家璜江买田,租金用于老家璜江文兴祖祠清明祭祀之用,这份对祖先的敬重与对家族的责任感令人动容。
这些精英先贤们,用自己的行动诠释着家族的精神与价值观,他们的故事成为家族中代代相传的佳话,激励着后辈们不断努力,追求卓越。积福之人,后有余庆,他们的善举也为家族带来了荣耀,后裔中有荣封、荣华等,连入三学,这是家族的骄傲,也是对先祖们最好的回报。
联结:断隔与重逢的情感波澜
然而,命运弄人,文革扫四旧时,大量记载的谱稿丢失,与老家璜江杉树下宗亲的联系就此断隔。那是一段令人痛心的历史,家族的记忆仿佛被撕开了一道口子,亲人们之间的牵挂只能在心中默默延续。但血脉的力量是无穷的,尽管时光流转,距离遥远,他们始终深怀上祖与老家的亲人,那份对家族根源的追寻从未停止。
直到2016年,通过网络这个神奇的纽带,他们偶然与兴宁璜江的老家宗亲海林、启祥、进平等取得联系。那一刻,仿佛是久别重逢的亲人,互叙上祖与亲情,亲谊绵绵。多年的断隔在瞬间被打破,正常的联系与来往得以恢复。这份重逢的喜悦,如同春日里的暖阳,温暖着每一个人的心田,也让家族的纽带更加紧密。
展望:家族未来的美好憧憬
如今,文兴公后裔遍及戴家埔乡的各个村落,营盘圩桥头村,大汾镇石狮村,鲤鱼塅社区,滁洲,新江乡,遂川县城,县城洋村,以及泰和县、井冈山市、南昌市、赣州市,甚至远至湖南省、广西省、云南省等地。他们如同蒲公英的种子,在各地生根发芽,繁衍生长。
回首过去,家族经历了迁徙的艰辛、传承的坚守、精英的闪耀和断隔重逢的波澜;展望未来,相信文兴公后裔们将继续秉承家族的优良传统,弘扬义门精神,传承客家风俗,团结一心,砥砺前行。在新的时代背景下,他们将以更加饱满的热情和更加坚定的信念,书写家族更加辉煌的篇章,让义门陈文兴公后裔的家族之树永远枝繁叶茂,绽放出更加绚烂的光彩。
这份后裔简介,不仅仅是一份家族历史的记录,更是一部充满温情与力量的奋斗史诗。它让我们看到了家族的坚韧与传承,感受到了亲情的珍贵与永恒。愿我们都能从中学到宝贵的精神财富,在自己的生活中,书写属于自己的精彩故事。
陈兆生
2025.9.2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