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义门陈氏客家汀州庄
胡公满84世,魁公,入闽汀州庄始祖,元公七子,字参琉、讳魁成、名庭璋,别号再兴,原居江苏江宁府(今南京),公元1095年举国子监三学外州进士 ,公元1100年魁公任福建汀州提举事官。魁公因官汀州,遂携全家97口从江宁府迁福建省汀州府住,立汀州庄。妣李夫人、刘氏一娘,生五子:崑、仑、嵩、嶽、峯,号称“五山”。
---崑公脉派世系
胡公满八十五世
崑公,字泰山,宋皇甲午科47名举人,礼部进士勒授文林郎,候选县正堂。妣黄氏,生子:自威。夫妻葬石壁村。 自威公,妣杨氏,生子:肇礎(础)。夫妻葬石壁村山水莲花形。 胡公满八十七世 肇础公,妣王氏, 生二子:永纪、永绪。夫妻葬石壁村月形排乙山辛向兼卯酉分金。 永纪公,妣刘氏,生子:坤。葬陈德村后寅山申向兼艮坤分金。 胡公满八十九世 坤公,妣李氏,夫妇生吸失考,葬莲叶遮龟形。子一:兴远。后裔迁广东丰顺、揭西,广西贺州,江西兴国、泰和等地。 兴宗公讳启宗公,号九郎,娶谢氏, 生子:开泰(号十郎),于元成宗大德之年(1297年)迁永定县龙潭镇虞溪村开基,后裔称虞宗户,为永定陈氏望族之一。 ---崙公脉派世系 一、福建宁化世系。 据《四修族谱》的记载及理事会三次的瑞金调查,瑞金塘背全部是汀州庄,我族来自塘背,同为汀州庄,居宁化。直至88世敬公迁江西瑞金塘背。世系:84世魁公—85世仑公—86世珍公—87世简公—88世敬公,这一阶段为“宁化世系”。 二、瑞金世系。 自敬公从宁化迁至瑞金塘背后,传承世系:89世致和公一90世德辉公一91世睦公一92世盛公一 93世熙公、 渠公、唐公。从敬公(88世)至熙公(93世)为“瑞金世系。” 三、吉潭世系。 熙公(满公93世,义门32世)自祖世宦,原住瑞金,为避朱元璋之害,于明洪武二年(1369年)携妻逃至吉潭盘洞,生誉公,孙仕刚公迁至到狮角。从熙公、渠公、唐公(满93世)始至今为“吉潭世系”。 ---岳公脉派世系 胡公满八十五世 岳公 魁公四子,妣赖氏生子千三郎(名文惠),于南宋初年(公元1180年左右),因战乱,携妻、儿由宁化石壁出逃。途中岳公与妻赖九娘失散。 胡公满八十六世 千三郎公 名文惠,岳公之子,生五子:百一郎、百二郎、百三郎、百四郎、百五郎。千三郎公随母赖九娘辗转流浪,来到大埔茶阳长治百福坪开基。当地历代尊岳公为一世始祖。 胡公满八十七世 百五郎公,生三子:子安、子兴、子贵。 胡公满八十八世 景安公 , 子兴公之子,生子:受。 胡公满八十九世 受公,景安公之子。妣林氏,生四子:福荫、松生、福清、彦宗;庶妣张氏生子孔瑛,迁居磜下蓝田繁衍。 胡公满九十世 彦宗公 受公四子,生子:祖隆。 胡公满九十一世 祖隆公,彦宗公次子,妣杨氏,生三子:万庄、万旺、万珊。 万庄公,及其子孙迁广西。 万旺公,迁桃园开基。 万珊公,仍居百福坪繁衍。 ---嵩公脉派世系 胡公满85世 嵩公,魁公三子,别号山高,北宋末五兄弟因避元乱,迁宁化县石壁寨葛藤垇、石寨寮坑(宁化县石壁镇南田村),夫妇迁葬镇平县(广东蕉岭县)。妣张氏九娘,生子:铨、锡、钦。 胡公满86世 铨公,嵩公长子,字明德,妣尹氏生子:四寿、爵封。 胡公满87世 俭寿公,钦公长子,葬水南坝已山。妣曾氏,生三子:孟一郎、孟二郎、孟三郎。 爵寿公,钦公次子,字肇宗,宋赐进士,翰林院学士,谥太子太保。妣丘氏,生子:仲四郎、仲五郎、仲六郎、仲七郎、仲八郎。
胡公满88世
孟一郎公,俭寿长子,迁福建漳洲龙溪县赤水湖泮,妣郭氏,生七子:梅友(振一郎)、梅元、梅初、梅秀、梅美、梅白、梅甘。
孟三郎公,俭寿三子,迁广东程乡县(梅州)竹篙山下住。生四子:十二郎(善五郎)、善六郎 、三十九郎、三十六郎。
仲四郎公,爵寿长子,字定其,官任元朝考功司,从宁化迁漳浦县大坪乡。生五子:泰三郎(住漳州)、泰四郎(讳简直、迁广东大埔茶阳梅林坝、岩上南丰进莞等地)、泰五郎(讳大学、住广东大埔县湖寮莒村、揭西河婆、五华县等地)、泰六郎(上杭县金丰里,迁福建漳浦)、泰七郎(永定县太平里,迁福建南靖归德里)。
仲五郎公,爵寿次子,字定家,迁福建漳州南靖县集贤里,后转迁永定上湖雷,再迁坎市角陂头住。生一子:千一郎。
仲七郎公,爵寿四子,字定泰,迁上杭县金丰里陈东坑、古洋、黄田住。卒葬金丰里中社,立有墓亭。妣田氏,生五子:邓三九郎(念九郎)、万三郎、万四郎、万五郎、万六郎。
仲八郎公,爵寿五子,字定平,号久经,迁上杭县、永定县。妣黄氏、邹氏,生五子:梅山、梅宗、梅嵩、梅佐、梅安。庶妣何氏,生子:梅玉。六兄弟均于宋理宗淳佑年间(1241-1252年)迁出宁化县石壁村。
胡公满89世
振一郎公,孟一郎公长子,名梅友,又号康一郎,妣谢氏生子:茂廉(广)。
胡公满90世
茂濂公,振一郎公之子,名广,宋翰林学士、元龙副章使、1262年辞官。妣张氏,生子:俊玉,介俊秀贤美,具有以文学孝廉名世。
胡公满91世
俊玉公,茂廉公之子,名康伯,字昌明,才学兼优、初任豫章(今南昌)太守、后官居台谏、尚书左仆射。妣许、宋、常氏,生四子:龙江、龙湖、龙河、龙海。
胡公满92世
龙海公,俊玉公之子,字德章,陵州兵马都尉,立业迁江苏南京溧水县。妣朱氏,生二子:立常,利常。
立常公,龙海公长子,元纪登进士,任粤镇府太守兼督粮司务,为官清亷。妣宋氏,生五子:陈基、陈业、陈安、陈乐、陈福。兄弟五人仍住南京溧水县龙海开基处。妣刘氏(翰林刘正才之女),生八子 :施、铨、铜、璥、桓、衡、步、祯。
胡公满94世
施公,立常公长子,字以惠,居广东平和县。妣朱氏,生子:玉铨、玉铭、玉鋡。妻子大小十三人迁广东广州府四大县开基。
衡公,立常公六子,字以知、官名尧章,铭基,1290一1300年间生,祖籍江苏南京溧水县,家世缙绅、殿试翰林,仕元顺帝官居一品为元台谏、胪内阁侍郎、谏议大夫,钦命福建督学使者,访汀州宁化县石壁村葛藤坳大学坪,风俗敦厚孝义流芳,又看见世事纷乱天下不平,遂率妻与儿女共五人迁居汀州宁化县石壁村葛藤坳大学坪,择地立基。妣黄、赖氏两妻,生八子:元初、元开、元振、元乾、元坤、元善、元桢、元美。前五子生得聪明秀丽,人所称羡。此时金辽又大乱,兄弟商议于1321年仕避谷江西泰和柳溪林泉之野、建太宗祠一座、头门匾额‘太师第’,正门牌坊‘世大司马’,左边牌坊‘卿藩翰林台谏’,右边牌坊‘五经科第魁元’ ,堂中对联“历世登荣一代儒官三勒封,祖宗文献五经科第四传胪”。第一敕令为广东巡抚学政(钦差大臣),第二敕令为广东清除蝗虫灾害,第三敕令御敕皇太子威武有加。衡公卒于江西龙南、葬水东西掌牛坑,另一说夫妇合墓葬福建宁化县石壁葛藤垇大学坪猪婆带子形坐北向南、壬山兼子分金。
步公,立常公七子,字以任、栋,官任福建福州府太守,后回南京溧水县立常公老屋居住,以便祭拜立常、利常二公之坟墓,承祀祖宗之香火,妣孟氏,生子:名元、太官(名济良)。
胡公满95世
元初公,衡公长子,名柏二郎,号有才、任辅国大将军、先敕盐城镇守、后封为羊城前卫、兼任循州督粮官。元初先迁泰和后迁广西柳州府马平县,广东肇庆高要水蓬村,龙川白芒屯,和平县彭寨镇西长村黄土岭。妣冯氏生五子:志高、志亮、志玄、蔡叔、广叔。
元振公,衡公三子,号柏四郎,由福建宁化石壁葛藤坳迁广东河源东街经商。妣陆氏,生二子:良浦、善浦。
胡公满96世
永兴公,元开公长子。又名十四郎,先与君浦迁兴宁大信都毛公寨,后迁和平县俐源新街井水陇。妣李、曾氏 ,生二子:仲瑛一郎迁江西龙南、仲二郎皆父永兴1445年迁和平县鋓源镇新街村井水陇。
达浦公,元开公四子,法名念六郎,于明朝正统四年(1440年10月18日)因祸难合家分散,与父元开公迁居河源上管黄泥寨(广东东源县上莞镇新民村),置买田庄、建立屋埸,卦合乾山巽向并戍分金。妣罗氏,生子有声等五子,名讳未详。后裔分布神官、黄龙岗、白坑龙等,广东河源东源县上莞镇油坊下建“有声” 房祠。
胡公满97世
有声公,达浦公之子,在东源县上莞镇油坊下建“有声” 房祠。
文兴公,秀浦公长子,明朝年间自广东长乐县大岭背(五华县转水镇)迁兴宁县南厢中堡横岗杉树下老屋埸(广东兴宁县水口镇璜岗村杉树下),后又分居城背石圉。葬(水口镇)横岗白石岗乙山辛向金鹅捕卵形上穴。妣罗氏,葬铺心塘上水游鱼癸山丁向,生子:德佑。
---峰公脉派世系
胡公满八十五世
峰公 魁公五子,因避元乱,兄弟五人散居宁化县石壁葛藤凹.水南坝.石礤寮坑、陈德村(今南田村)。妣王氏、龙氏,生子:自强。
胡公满八十六世
自强公 峰公之子,举宋举人第十名。妣赵氏、唐氏,生三子:肇统、肇绪、肇基。
胡公满八十七世
肇统公 自强公长子,湖南炎宁令,后升长乐(今广东五华)太守,葬福建省宁化县禾口乡石壁村坪上(今属石壁镇)。妣吴氏宜人,生子:永清。
肇绪公 自强公次子,赐进士,住宁化石壁村。妣刘氏,生二子:永元、永高。
胡公满八十八世
永继公,肇基公长子,夫妇葬宁化县石壁村,妣赵氏,生三子:余一、余二、余三。后裔迁江西瑞金匀子窝、萍乡市,广东英德县。
永缵公 肇基公次子,宋庠生,夫妇葬宁化县石壁村。妣王氏,生子:乾。
胡公满八十九世
乾公 永缵公之子,字勷,邑庠生,夫妻葬宁化石壁流蓝桥。妣邱氏,生四子:兴邦、安邦、定邦、高邦。迁江西上高县。
胡公满九十世
兴邦公 乾公长子,增生,夫妻葬石壁流蓝桥。妣杨氏,生子:万顷。
安邦公 乾公次子。字名廉。妣刘氏,生二子:启宗、朝宗。从宁化石壁村初迁兴国县坝南,后居东村田心塅(棉坑子),为东村田心开基始祖。
定邦公 乾公三子,迁江西于都县,妣张氏,生子:万顶。
高邦公 乾公四子,名远绍、字书香,妣李氏生一子:碧宗,迁江西兴国杰村乡梓山,广东高州。
胡公满九十一世
万顷公 兴邦公之子,广增生,妣曾氏,生二子:圣、贤。
万顶公 定邦公之子,字念九,号泰初,葬江西兴国县坪上,妣钱氏、钟氏,生二子:书、棣。
圣公 万顷公长子,夫妻合葬流栏桥。妣许氏,生二子:新庄、广庄。
贤公 万顷公次子,庠生,夫妻葬石壁村。妣何氏,生子:宏庄。
胡公满九十三世
新庄公 圣公长子,妣宋氏,生三子:一郎、十六郎、十八郎。 一郎—四郎—桢祥—九郎, 后裔迁长汀汀州芒畲、南寨。
广庄公 圣公次子,妣冯氏,生二子:胜和、上乔。
宏庄公 贤公之子,广增生,夫妻葬石壁流栏桥。妣钱氏,生三子:世㑏、世休、世伟。
启庄公,书公长子,妣赖氏,生二子:世传、世傑(杰)。后裔迁广东龙川县上坪镇石湖村、江西万载县、广西桂林阳朔县等地。
连庄公,书公次子,妣万氏,生二子:世仰、世任。妣黄氏,生子:世贵。
胡公满九十四世
胜和公,字钟山,广庄公长子,原籍江西省南丰县双井里,官任岳州府(现湖南岳州)通判,卸任回原籍时,道经江西临川县积善乡平富里(今抚州临川)腾桥镇,见该地山水秀丽,遂居焉。妣江氏,生三子:永康、永丰、永盛,广东兴宁 、龙川、江西临川、万载、兴国五地共谱,尊胜和公为一世祖。
上乔公,广庄公次子。妣古氏,生子:国亮。后裔迁江西万载县潭埠新田炭子岭、新田塘下。
世㑏(守)公 字均望,号守宁,宏庄公长子,增广生员,夫妻葬石壁村。妣孙氏、谢氏,生子:豪。迁江西赣州长宁县(今寻乌县)。
世休公 宏庄公次子,字元佐,号法开,葬宁化石壁流蓝桥。妣彭氏、蒋氏。生二子:宠、贽。
世伟公 宏庄公三子,字大一郎,迁福建漳浦县东门外檀头乡,妣李氏、高氏、韩氏,生三子:永奇、永昭、永绍。
胡公满九十五世
豪公 世守公之子 宋庠生,葬流蓝桥,妣曹氏、郑氏。生三子:德兴、中兴、旺兴。
宠公 世休公长子 又名龙公、字一郎,妣刘氏,葬张大塘。生二子:绳振、绳赞。迁居赣州府长宁县八村堡横径(今寻乌县南桥镇横径村),支分信丰县、南康县、上高县及广东东莞县等地。
贽公 世休公次子 字五十六郎。由宁化石壁迁居江西泰和柳溪村,元文宗天历二年(1329年)进士,官授循州(惠州)训导,后来功升泉州太守,因乱不能赴任,遂回原籍。逢陈友谅与朱元璋在1363年争天下而决战鄱阳湖,恐株连九族带来同宗之灾难,遂于1363年左右迁居广东兴宁城南聚星第,成为广东兴宁柳溪陈氏开墓祖、洪武六年续修谱之始祖,妣张氏,生子:文、武。夫妇合葬兴宁县石马神背岭对面谷罗峰(今兴宁市石马镇)。
永奇公 世伟公长子 住上杭县珠玑巷,妣张氏,生三子:中臣、中友、承业。
永昭公,字以昭,世伟公次子。妣张氏,生六子:文一郎至文六郎。文三郎后裔希作公迁江西兴国县永丰乡西山村。
永绍公 字以绍,世伟公三子。妣侯氏,生子杨保。杨保妣许氏,生子三:明善、明远、明达。后裔迁居江西赣州全南中寨、万载县、广东博罗县等地。(祖源错接,后有更正)
胡公满九十六世
德兴公 豪公长子 字朝旺,号千十一郎,元皇庆癸丑年生,登元进士谥中顺大夫,居福建汀州府宁化县石壁村,于元至正年间迁梅县古塘坪。妣刘氏、林氏(闽副使林长者三女),生子:才用、才美。
中兴公 豪公次子 号明公,夫妻葬宁化县石壁流蓝桥。妣朱氏、沈氏、傅氏、刘氏,生十八子(念字派),称十八郎,生一女:得仙。十七个儿子都在宋端宗景炎年间(1276-1278年)迁离汀州府上杭县。念十五郎留居宁化县石壁。上杭县中都镇建有“中兴”公祠。
旺兴公,豪公三子 又名中旺,妣刘氏,生二子:曰麟、曰凤。仍居宁化石壁。曰凤又名曰来,生三子:念一郎、念二郎、念三郎。念一郎—三十大郎—百一郎—均亮、均辉、均耀,迁梅县。台湾桃园谱载:百九郎公三兄弟迁广东饶平、平和县大溪店前、台湾淡水、嘉义、新竹、桃园等地。
中臣公 永奇公长子 名龙颜,妣朱氏生三子:阳满、细满、晚满。后裔居广东清远。继杨氏,生二子:守宣、彝叟,后裔文成公昆仲迁江西修水县上杭乡杏港村、文琴公昆仲迁庙岭乡大路村。
中友公 永奇公次子 名猛颜,猛颜公率宗室子侄参加元末农民起义。妣黎氏、刘氏。生三子:仲书、仲允(允书)、伯举。仲书公后裔居广东清远阳山县;仲允公后裔嘉勲公迁贵州遵义泗渡、铜梓等地,繁衍后裔3000余人;伯举公妣熊氏,生三子:文贵、思忠、思聪,迁广东怀集县坳仔镇上洞村、马头村、桃花陈屋寨、硤下洞,洽水镇坡下村蔡洞坑、高崀、石屋坑、桂岭村,怀城镇石龙村、三江口等等村庄。
承业公 永奇公三子,妣汤氏、温氏,生四子:仰泉、继泉、丰泉、乐泉。后裔居广东大埔。
注:中兴公十八子衍“十八郎公派”详见峰公脉派世系(下)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