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颍川陈氏虞溪族谱》总目录(总体框架)(正式版)

作者:陈雄耀 2022-12-18 19:31:49

虞溪陈氏开基始祖启宗公圣像

始祖妣谢老孺人圣像

               前     言
       古人云:家法坏,谱牒尚有遗风,谱牒坏,人家不知来处。故谱不可不修!家谱之上,世系清晰,字辈有序;隐恶扬善,先祖贤良。它记载着家族的来源,迁徙的轨迹,还包括了家族的繁衍生息、婚姻家庭、古今名人、家规家训、礼俗仪式等家族历史文化资料。
        族(家)谱是中华民族三大历史文献之一,是一部家族的生命史,是一个家族历史文化的汇总,是中华民族不可或缺的文化传承,更是血脉传承的唯一证明,是给后人留下的一部优秀教科书。编修族谱,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编修族谱,对褒扬先辈,启迪后昆,关心梓里,振兴乡邦,特有助益,乃一项利国利民,垂荫子孙的大好事、大喜事;同时,对尊宗敬祖,睦族兴家,明长幼,别亲疏,传承家族美德,发扬优良传统,增强族众凝聚力与向心力,以积极向上的形象融入社会,促进社会的团结和谐具有重要意义。
        我族始祖九郎启宗公,原居本省宁化石壁下,辗转泉州府安溪盂头市,于元大德年间(1297年)卜居虞溪而兴基业,迄今已700余年,衍传28代裔孙,属义门世家汀州庄魁公长房崑公后裔,其后裔在永定区内集中分布在龙潭镇虞溪村和铜联村,众多支系在不同时期外迁省内外及海内外,尤以迁居浙江、江西、四川、台湾等地为甚。我族为永定陈氏人文鼎盛的望族之一,以“一门7进士6举人”、“一举十八秀”而传为千古美谈。据统计,恢复高考以来,已有600余人(含宗姑、媳妇)考取大专院校,在政治、经济、文化、国防、教育、科技等领域工作,各级各界要员骨干出类拔萃。
         我族宗谱在清朝顺治十年(1653年)至民国28年(1939年)经历了四次编修,此后80余年就再也没有编修过族谱;族谱编修频率一般是“30年一小修,60年一大修”,因此我族的族谱编修已进入大修阶段,难度可想而知。尽管1998年9月出版了《颍川陈氏永定族谱》,录入了我族不少世系史料,但所载我族的资料错漏较多,容易误导,况且始祖源流与断代问题也没有得到根本解决。第三届理事委员会班子成员曾多次提议修谱,但始终无法落实。
        今正逢盛世,国泰民安、民族复兴之时,编修族谱乃顺天应时之举,刻不容缓,势在必行。做好编修族谱工作,我们责无旁贷,更感无上光荣。在筹备发起编修族谱之前,理事委员会班子成员三顾茅庐,决定特别聘请陈氏资深文史研究员雄耀宗亲为总顾问。2020年8月,由本族宗贤仰明、煌瑞等人倡议,由理事委员会牵头并发起了第五次族谱编修;2021年5月底理事委员会骨干专程赴长汀、瑞金、宁化、兴国等地考察;返回后随即召开会议,以理事委员会班子成员为主,成立了编委会,正式启动了《颍川陈氏虞溪族谱》的编修工作。经过编委会班子全体成员三年多时间的艰苦奋战,一部装帖精美、典雅高尚的《颍川陈氏虞溪族谱》精装本终于成功问世了!从此,吾族千秋万代,可追本溯源,尊祖敬宗,弘扬祖德,敦睦宗谊;鞭策激励子孙后代,薪火相传,开拓进取,建功立业,报效祖国,以实现“弘扬陈氏源流文化,再创义门家族辉煌”之志。
        本次修谱在老谱的基础上,汇集整合了现当代内容。族谱采用现代排版方式,分为卷首篇、源流篇、世系篇、古今人物篇、文化篇、流芳篇、附录篇等七大篇幅,全面系统地透析了虞溪陈氏的源流文化、祠堂文化、名人文化、家训文化、客家土楼文化、义门陈文化等,进一步厘清了家族世系脉络,将古今人文的优秀文化融入其中,便于后人了解祖先的始源、故址、迁居及繁衍兴衰等情况,了解历代中的名人志士,缅怀先辈的丰功伟绩,发扬光大,促进宗族团结,社会和谐,上以告慰先祖,下以垂范子孙。      
       衷心祈盼吾族梓叔大力弘扬“崇尚读书、崇先报本,吃苦耐劳、勤俭创业,团结互助、勇于开拓,敦宗睦族、爱国爱乡”的义门客家精神,代代风流写春秋,千秋万载耀荣光。衷心祝愿我族子孙衍庆,兰桂腾芳,承前启后,继往开来,英才辈出,万代隆昌!
《颍川陈氏虞溪族谱》编委会
    公元二0二二年十二月

第一篇  卷首篇

一、开篇
1、名人(含陈氏书法家)题词
2、国家关于编修家谱重要文件
3、前言
4、谱序(含老谱五篇序及本届修谱序二篇)
5、凡例
(附:世系篇校对十条注意事项)
二、卷首彩页
1、陈氏图腾  义门陈族徽   德星堂(颍川堂) 义门堂
2、陈氏会歌(华夏陈氏一家亲  义门陈之歌)
3、义门陈古迹
4、标志性陈氏先祖像  坟墓  祠堂
5、虞宗大宗祠
 6、历次大型宗亲活动图片
(源流考察、祭祖、祭祠、联谊活动)
三、总目录表(内容对应页码)

第二篇  源流篇

第一章  中华陈氏源流
第一节中华陈氏家族源流脉派概述第二节中华陈氏源流综述
第三节中华陈氏世系总图(1-84世)
第四节继往开来的中华陈氏世系录(1-84世)
第二章  义门客家汀州庄陈氏源流脉派概述
第一节汀州庄陈氏源流
第二节汀州庄“五山公”世系
第三节汀州庄“五山公”后裔分布概况
第三章龙岩市永定区陈氏源流与分布概况
第一节永定陈氏源流
第二节永定陈氏分布概况
第三节永定陈氏三次组户

第三篇  世系篇

            (开基至当代)

第一章  永定虞溪陈氏概述
第一节  永定虞溪陈氏源流考
第二节  永定虞溪陈氏概述
(含开基考、铜联下村简史)
第三节  虞溪陈氏总世系(第1代至11代)
第四节  外迁支脉世系
(包括):
一、94世(6代)长房志初公传下世系(6-12代);   
  二、94世(6代)三房志惠公传下世系(6-18代) ;
三、94世(6代)四房志通公传下世系(6-10代);
四、94世(6代)五房志厚公传下世系(6-13代);
五、95世(7代)次房惠公传下世系(7-12代);
六、96世(8代)三房廷璋公传下世系(8-15代);
七、96世(8代)四房廷瓒公传下世系(8-16代);
八、98世(10代)长房益岩(万爵)公公传下世系(10-17代);九、98世(10代)次房敬岩(万贵)公传下世系(10-18代);
十、98世(10代)三房顺岩公四子幼衷(含真)公房世系
十一、98世(10代)五房爱岩(万安)、六房德康(万宁)公传下世系。
第二章  赋衷(赞宇)公房世系
第一节  赋衷(赞宇)公房世系图第二节  赋衷(赞宇)公房世系录
第三章  懿衷(从彝)公房世系
第一节  从彝公长子哲(尹觉)公房世系
第二节  从彝公次子鲸(海一)公房世系(11-15代)
第三节  海一公长子上升(乔丈)公传下世系   
第四节  海一公次子上舟(效海)公长子净风公传下世系   
第五节  海一公次子上舟(效海)公次子昭龙-任斯公传下世系 
第六节海一公次子上舟(效海)公次子昭龙-灵川公传下世系
第七节海一公三子上箴(悟非)公房世系
第八节从彝公三子骥(昂千)公房世系
第九节从彝公四子虬(江凌)公房世系
第四章  素衷(完朴)公房世系
第一节素衷(完朴)公房世系(11-15代)
第二节素衷(完朴)公长房毓彩(鳌)公世系
第三节素衷(完朴)公次房允若(衮)公世系
第四节素衷(完朴)公六房占贤公-敷言公-锡华公-学都公、学咏公、学伦公世系
第五节素衷(完朴)公六房占贤公-敷言公-锡华公-学平公-长子朝著公、次子朝裕公世系
第六节素衷(完朴)公六房占贤公-敷言公-锡华公-学平公-三子成美(朝玠)公世系(16-20代)
第七节素衷(完朴)公六房占贤公-敷言公-锡华公-学平公-三子成美(朝玠)公-缵韶公-卓才公、卓选公世系
第八节素衷(完朴)公六房占贤公-敷言公-锡华公-学平公-三子成美(朝玠)公-缵韶公-卓腾公世系
第九节素衷(完朴)公六房占贤公-敷言公-锡华公-学平公-三子成美(朝玠)公-缵勳公、缵虞公、静庐公世系
第十节素衷(完朴)公六房占贤公-敷言公-锡华公-学平公-四子朝玕公世系
第十一节素衷(完朴)公六房占贤公-敷言公-文朗公、文殿公、文明公世系
第五章  顺岩公五子葵衷公房、六子芹衷(炳汉)公房及龙盘(万宠)公房世系
第一节顺岩公五子葵衷(向日)公房世系
第二节顺岩公六子芹衷(炳汉)公房世系(11-16代)
第三节顺岩公六子芹衷(炳汉)公长子玉楫(渡凡)公房世系
第四节顺岩公六子芹衷(炳汉)公三子玉长公传下心歉公房世系
第五节顺岩公六子芹衷(炳汉)公三子玉长公传下履宣公房世系
第六节顺岩公六子芹衷(炳汉)公三子玉长公传下健行公房世系
第七节顺岩公六子芹衷(炳汉)公五子玉绳公房世系
第八节龙盘(万宠)公房世系

第四篇  古今人物篇

第一章 虞溪陈氏人文志及人文概况第一节虞溪陈氏人文志
第二节虞溪陈氏人文概况
第二章虞溪陈氏古代近代人文录
第一节虞溪陈氏德行谱(1-13世)第二节虞溪陈氏历代文武庠生登科甲仕宦总録
第三节明清名人录
第四节民国名人录
第五节虞溪陈氏古代近代人物传辑录
第三章虞溪陈氏现当代人才录
第一节虞溪陈氏现当代杰出宗贤简介
第二节虞溪陈氏现当代人才录

第五篇  文化篇

第一章 虞溪陈氏祠堂文化
第一节祠堂简介(含对联)
第二节祠堂碑记(四块石碑对应内容)
第三节虞宗户理事委员会工作总结报告
第四节虞宗户大宗祠历届理事委员会班子成员
第五节祠堂管理规制(老谱扫描件)
第二章 虞溪陈氏土楼与名胜古迹
第一节土楼照片及土楼对联
第二节名楼简介(眷成楼、奎聚楼、尚.德成楼、朝阳楼、大垣等)第三节名胜古迹、传记
(含1虞溪八景2名胜楹联3龙显庵简介4虞溪书院简介5公王传说6族宝犀角杯记)
第三章 虞溪陈氏教育事业
第一节虞溪教育概况
第二节铜联下村教育概况
第四章 虞溪陈氏客家民俗与祭祖礼仪
第一节炳汉公房十四世履宣公后裔丧事不请道士之由来
第二节祭祖礼仪(含祭文)
第五章  陈氏家训文化
特载文章:《义门家训千秋颂  义门精神耀神州》
第一节中华陈氏家规家训(2个:祖训八则、十则)
第二节义门陈氏家规家训(2个:家训十二条,族训十六则)
第三节虞溪陈氏家规家训
第四节中纪委全国推广的典范家训(一门五杰文化世家简介)
第五节族贤陈之驹文录四篇(见族谱)

第六篇流芳篇

一、修谱两个文件
二、捐资人员功德榜
三、捐资人员全家福照、夫妻照、个人玉照
四、虞溪陈氏族谱编委会组织机构
五、虞溪陈氏编委会班子成员个人照、大合影、简介
六、虞溪陈氏第五次修谱大事记
      (寻根考察与历次会议纪要)

附录:

一、龙潭镇历史沿革与行政归属
二、义门陈谱序及文献资料选编
三、中国历史朝代年号、天干与公元纪年对照表
附页:余庆录及家庭档案记录表

后记

     《颍川陈氏虞溪族谱》编委会
               2022年12月18日

新闻中心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400-6786659
Copyright https://www.nkbjx.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深圳市闻诺科技有限公司
粤ICP备13035220号-3 (浏览本网主页,建议将电脑显示屏的分辨率调为1024*7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