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汉族人口最多的前十大姓:
1. 李姓-占 7.94%=95,300,000人。
2. 王姓 -占7.41%=88,900,000人。
3. 张姓 -占7.07%=84,800,000人。
4. 刘姓 -占 5.38%=64,600,000人。
5. 陈姓 -占4.53%=54,400,000人。
6. 杨姓 -占3.08%=37,000,000人。
7. 赵姓 -占 2.29%=27,500,000人。
8. 黄姓 -占2.23%=26,800,000人。
9. 周姓 -占 2.12%=25,400,000人。
10.吴姓-占2.05%=24,600,000人。
前十名总人口约为5.5亿人。
江苏省百家姓TOP10
王、张、陈、李、徐、周、朱、刘、吴、杨
上海市百家姓TOP10
张、王、陈、李、朱、徐、周、沈、吴、陆
广东省百家姓TOP10
陈、李、黄、张、梁、林、刘、吴、罗、杨
海南省百家姓TOP10
陈、王、李、吴、符、林、黄、张、周、郑
重庆市百家姓TOP10
李、张、陈、刘、王、杨、周、黄、罗、唐
山东省百家姓TOP10
王、张、李、刘、孙、赵、杨、陈、徐、马
福建省百家姓TOP10
陈、林、黄、张、吴、李、王、郑、刘、杨
浙江省百家姓TOP10
陈、王、林、张、李、叶、郑、吴、徐、刘
江西省百家姓TOP10
刘、李、陈、张、黄、王、吴、周、胡、徐
内蒙古百家姓TOP10
王、张、李、刘、赵、杨、郭、孙、高、陈
湖南省百家姓TOP10
李、刘、陈、张、王、周、黄、杨、唐、罗
河南省百家姓TOP10
王、张、李、刘、杨、赵、陈、郭、孙、马
北京市百家姓TOP10
王、张、李、刘、赵、杨、陈、孙、高、马
山西省百家姓TOP10
王、张、李、刘、赵、郭、杨、陈、武、高
湖北省百家姓TOP10
李、刘、张、陈、杨、胡、黄、王、徐、周
天津市百家姓TOP10
王、张、李、刘、杨、赵、陈、孙、高、马
宁夏百家姓TOP10
王、张、李、刘、杨、陈、赵、吴、马、孙
辽宁省百家姓TOP10
王、李、张、刘、赵、孙、杨、陈、于、高
河北省百家姓TOP10
张、王、李、刘、赵、杨、高、陈、马、郭
安徽省百家姓TOP10
王、张、李、陈、刘、杨、吴、周、徐、孙
新疆自治区汉族百家姓TOP10
王、张、李、刘、杨、徐、吴、朱、郭、黄
黑龙江省百家姓TOP10
王、张、李、刘、赵、孙、杨、陈、于、徐
四川省百家姓TOP10
李、张、王、刘、陈、杨、周、黄、罗、吴
广西省百家姓TOP10
黄、李、梁、韦、陈、陆、杨、刘、卢、张、
壮族百家姓TOP10
黄、莫、韦、覃、农、蒙、蓝、赵、罗、梁
云南省百家姓TOP10
李、张、杨、王、陈、刘、赵、马、周、朱
贵州省百家姓TOP10
王、李、陈、张、杨、刘、周、罗、吴、黄
陕西省百家姓TOP10
张、王、李、赵、刘、马、杨、陈、吴、郭
甘肃省百家姓TOP10
王、张、李、刘、杨、马、陈、赵、魏、周
青海省百家姓TOP10
李、张、王、刘、赵、杨、陈、马、郭、吴
吉林省百家姓TOP10
王、李、张、刘、赵、孙、杨、陈、于、高
台湾百家姓TOP10
陈、林、黄、张、李、王、吴、刘、蔡、杨
(西藏、香港、澳门待收录)
二,目前陈姓的分布概况
江苏省:江苏北部的徐州、连云港、宿迁陈姓比例在5%以下,沛县、赣榆等县在3%以下,总体排名第五位;
中部偏东的盐城、泰州、南通则是江苏陈姓比例最高的地区,三市陈姓比例都在6%以上,也是江苏仅有的三个陈姓进入前二的地级市,尤其是大丰、射阳、启东等县陈姓比例甚至可达到9%;
江苏中部偏西地区陈姓比例则基本与全省平均水平持平,排名第三位;
苏南苏锡常陈姓比例无一超过全省平均水平,靠近浙江的吴江、宜兴陈姓比例反而跌至5%以下,是江苏南方部分陈姓比例最低的地区。
上海市:上海市中心区陈姓比例5.5%与全市持平,排名第三位。
崇明陈姓比例可达到7.5%,是崇明第二大姓,也是上海陈姓比例最高的地区。
而南汇区陈姓仅排第五,比例只有4%,是上海陈姓比例最低的地区。
浙江省:靠近徽州、江西的浙西地区陈姓比例很低,淳安县甚至只排第18位,比例不足2%;
江山、遂昌陈姓排名也在10名开外,整个衢州地区陈姓比例只有3.5%;
浙江北半部陈姓总体维持在6%的比例以微弱的劣势居第2位;
浙江东南部的人口大市温州、台州陈姓比例突然蹿升至10%以上,天台、苍南等县市陈姓比例居然达到了15%,直接拔高了全省陈姓的比例,这一带地区陈姓是绝对的第一大姓,特别是温州陈姓人数等于全市第二大姓与第三大姓人数之和。
安徽省:皖北尤其是皖西北地区陈姓比例较低,普遍在3%左右,利辛等县市陈姓甚至不入前十;
中部的江淮官话区陈姓比例4%-5%,总体居第四、五位,其中怀宁县排名第一位,是安徽陈姓比例最高的县市,该县陈姓比例可达到9%;
皖南徽州及其邻近地区则是整个南方纯汉族区陈姓比例最低的地区,不少县市陈姓排名在十名以后,像徽州地区人口最多的歙县陈姓比例仅0.7%,罕见地不入前30(歙县第31位)。
福建省:福建沿海地区陈姓比例很高,沿海六市陈姓平均比例达到了13%,是该地区的第一大姓;
中部沿海地区陈姓比例极高,长乐陈姓比例居然达到了27%,是全国陈姓比例最高的县市;
闽南泉港、漳浦等县市陈姓比例也达到了18%;内陆三市陈姓比例下降到了7%-8%,但陈姓仍旧是该地区的第一大姓,即使是与江西接壤的武夷山市陈姓也以8%的比例居第一位,只有闽西南的个别县市(如武平陈姓比例只有3%居第九位,是全省陈姓排名最靠后的县市)陈姓比较弱势。总的来看,福建是全国陈姓比例最高的省份。
广东省:广东省的粤语区、闽语区陈姓都是绝对的第一大姓,其中粤东沿海的闽语区是全省陈姓比例最高的地区,澄海陈姓比例居然达到了20%,普宁陈姓比例也有1/6,普宁还是全国陈姓人数最多的县市,该县陈姓人数居然有40万。雷州半岛的闽语区陈姓比例也很高。总的来看,潮汕、湛江地区陈姓比例达到了13%之多。 珠三角核心的广州、东莞、深圳等地陈姓比例在8%-9%,在阳江等地区超过了10%;
粤北地区陈姓比例相对较低,但韶关、河源、梅州陈姓比例都维持在5%以上,排名也在前二位。总的来看,广东是全国陈姓人口最多的省份。
海南省:陈姓在海南岛的比例呈现出周高中低的态势:
海南岛外围沿海的三亚、文昌、海口等地陈姓比例超过了12%,是该地区绝对的第一大姓;
海南岛中部的琼中、屯昌、五指山一带陈姓比例则降至8%,排名退居第二、三位。
广西区:桂东南的玉林、北海地区陈姓比例很高,陆川、合浦等县市陈姓比例达到了10%,在该地区为第一大姓,是广西陈姓比例最高的地区;两市外围的钦州、梧州陈姓比例迅速跌至5%,排名跌出前三; 贺州地区陈姓比例略微升高,
但桂东北的桂林地区陈姓比例降至4%左右,全州等个别县市陈姓比例甚至在2%以下且排名不入前十。
江西省:江西陈姓分布比较均匀,赣东、赣北、赣西地区陈姓比例普遍为4%—5%,排名三、四位; 相对而言,江西东北角靠近徽州的景德镇、婺源陈姓比例较低,在3%以下,排名不入前十; 赣州南部则是全省陈姓比例最高的地区,这一带的县市陈姓比例达到了6%,尤其是安远县达到了7.5%;此外,江西北部极少数以陈姓为第一大姓的县市(如高安)陈姓比例也达到了7%。
湖北省:鄂东地区陈姓比例较高在5.5%以上,其中蕲春县达到了8.5%,黄石地区陈姓以6%的比例排第一位。
鄂西北地区陈姓比例与全省持平,在5%左右。
鄂中、鄂西地区陈姓比例略低于全省平均水平,为4%多,其中湖北中部的监利、洪湖等县陈姓比例跌至3%;总的来看,湖北各地的陈姓比例波动幅度不算太大,大部分地区居第四、五位。
湖南省:除了永州地区的东安、新田陈姓比例达到了8%以上明显高于全省平均水平外,湖南省南北两端陈姓比例基本与全省持平,总体排名第三位; 湖南东部靠近江西的边界地区则是全省陈姓比例最高的地区,尤其是茶陵、安仁两县陈姓比例达到了10%; 湖南中部地区陈姓比例则比较低,像整个娄底地区陈姓比例只有3%,排名不入前五;洞口、嘉禾等县陈姓比例甚至不足2%,排名不入前十。
重庆市:重庆市区陈姓比例与全市基本持平,为5%多,排名第三、四位。重庆西南部的潼南、铜梁陈姓比例较高,尤其是潼南达到了8%,是全市陈姓比例最高的地区,这两个县区陈姓都是第一大姓。总的来看,重庆陈姓分布比较均匀,所有县区都是前五大姓。
四川省:四川省大部分地区地区陈姓比例都与全省持平或略低于全省平均水平,在4%—5%之间,无论是川北、川中还是川南都是如此,排名第五位。
川东的广安、遂宁、资阳、自贡陈姓比例较高,在5.5%以上,排名前三,尤其是武胜、自贡等县区陈姓比例达到了8%,是全省陈姓比例最高的地区,整个自贡地区陈姓甚至是第一大姓。
陈姓人口排第一的省市:浙江、福建、广东、海南。
陈姓人口排第一的地区、国家:台湾、香港、澳门、新加坡
(陈氏文史研究员陈汀州 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