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畏浮云遮望眼的王安石的故事

作者:匿名 2021-06-17 12:00:08

不畏浮云遮望眼的王安石的故事

抚州市东乡区红星中学王小斌

 

有一首大家广为熟悉的诗《梅花》:“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这首诗是谁写的呢?——北宋著名政治改革家、思想家、大文豪王安石写的。我们今天就来讲讲北宋著名宰相、不畏浮云遮望眼的王安石的故事。

少年立志进士第四

王安石1021.12.18~1086.5.21,字介甫,号半山,封荆国公,人称荆公,北宋临川县明珠峰西侧下的上池村(今属东乡区管辖)人。王安石自小非常聪明,记忆力强,他能够做到一目十行而且终身不忘。王安石与自已写的《伤仲永》中的方仲永一样是神童,王安石是在舅舅家认识方仲永的,两人也是儿时的好伙伴。有一天,王安石看到舅舅正在劈柴,劈得很费力的,心想:是不是舅舅劈柴的斧头不锋利呀?于是即兴出了上联:“钝斧劈柴,三杈四丫,柴开节不开”,旁边的方仲永想了一下,对出下联:“快刀切藕,七孔八窍,藕断丝相联”。王安石长大后成为著名宰相,而方仲永却是一个平常人。为什么呢?因为光有聪明的天赋是不行的,耍小聪明更不行,方仲永光有天赋却没有继续努力学习深造,所以未来的人生也就难有大的作为。

然而少年王安石的学习也不是一帆风顺的,他也撞到了“青春叛逆墙”,顽皮而不读书。那他想做什么呢?他想练武,成为一员武将,上阵杀敌、保家卫国。这一天,村里来了一位武功高强的游侠,王安石便带领同学们翻越学校的围墙跟随在游侠身边,缠着他要学武功。老师知道后,很生气,就对王安石进行批评教育,老师说:“王安石呀!你要知道,学武而武功高强,可以成为将军,上阵杀敌,但你只能在战场上打得过几个敌将,这叫‘一人敌’。然而,常话说:武官马上打天下,文官马下治国家;文官一句话,武官跑死马。文官大臣在千里外的朝廷运筹维幄,指挥千军万马英勇杀敌,这叫‘万人敌’”。王安石何等聪明,立即说:“先生,我要做‘万人敌’”,王安石便为自已写下“男儿少壮不树立,挟此穷老将安归?”作为座右铭。少年王安石立下什么远大志向呢?老师为了惩罚这些逃课的学生,就要求学生对对联,老师出上联,学生对下联,对不出下联就得在书院的院子中跑十圈,老师的上联是:“夜战瑶池惊动满天星斗”,话音刚落,王安石就对出下联:“晨破书海重整万里江山”。这是何等气魄,志向高远,也就是我要努力读书,将来建设好国家。

为了实现心中的梦想,王安石刻苦学习,挑灯夜读,然而就在他十八岁这一年,父亲王益逝世于南京的工作中,这使得王安石学习上失去了指导,经济上失去了根基,兄弟七人,妹妹三个,一家十多个人,生活非常困难,王安石极度悲伤,但压力就是动力,王安石更加发愤读书,整整吃了三年一种名叫“野豌豆”的野菜充饥,终于在1042年二十一岁时考到进士第一名,吃野菜考进士第一名,天下仅有此一人呀!第一名就是状元了,不是,为什么?主考官欧阳修把第一名的王安石等前十名的试卷密封好,最后送给宋朝仁宗皇帝审阅与定夺。仁宗皇帝看到第一名的试卷上引用了“孺子其朋”一词,年迈的仁宗皇帝心里很不高兴,心想:“此考生真是胆大妄为,竟敢叫我做皇帝的对待大臣要像对待朋友一样”,于是仁宗皇帝写下批语:“此语不吉,不可魁天下也”即意为“这句话不吉利,这个考生不能拿第一”。与状元头衔擦肩而过,心痛吗?王安石可不这么想,王安石想的是:你不给我状元头街,我就干出状元成绩来!王安石后来成长为中国古代优秀县令中的状元,著名宰相中的状元!

1047~1050年间王安石当了三年的鄞县知县即县长,这三年间,王安石踏遍鄞县即今浙江宁波的山山水水,兴修水利,大力发展农业,并在每年春夏青黄不接时,把县府的存粮借贷给农民,解决了农民的温饱问题,人民丰衣足食。要知道古代中国最重要的产业就是农业,民以食为天啊!王安石解决了鄞县人民吃饭问题、生存问题,太伟大了!鄞县人民为了纪念他,修建了很多荆公祠堂和庙宇,要知道:在古代为某个人修建祠堂和庙宇是对他最大的尊重,比如关公庙、岳飞庙。习近平总书记说鄞县县令王安石是中国古代历史上最优秀的县令。

1069~1076年,王安石以“天变不足畏、祖宗不足法、人言不足恤”的精神主持了中国古代历史上著名的“熙宁变法”,又称“王安石变法”,变法内容是全面的,包括了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科技、军事等方面,具体包括了:均输法、青苗法、农田水利法、免役法、市易法、方田均税法、免行法、保甲法、将兵法、保马法、军器监,还改革教育和科举制度。这些改革措施,实现了强国富民的目标,也实现了王安石“晨破书海重整万里江山”的人生夙愿。王安石改革闻名中外,列宁称王安石为“中国十一世纪改革家”。1944年到中国访问的美国副总统华莱士说:王安石救了三千万美国农民,美国政府和人民感谢王安石。这是从何说起呢?因为1929~1933年的美国经济大危机,美国发生了饥荒,几千万农民没有饭吃,于是美国政府效仿王安石独创的青苗法,把谷物借贷给农民,让美国农民有饭吃。

艰苦朴素孝亲敬友

王安石一生艰苦朴素、勤俭节约,他不讲究吃、穿、住、行,埋头于学习、埋头于工作。王安石吃饭从不挑食,有吃就好。王安石当了宰相后的某一天里,朋友请他赴宴,吃饭间,王安石频频地往身边的盘子里夹肉吃,于是有人说王安石很挑食,只吃好菜。话传到王安石老婆吴琼这里,吴琼告诉来人,再请王安石吃饭吧,把一盘子青菜放在他身边,结果王安石又频频地夹青菜吃,把这盘青菜吃了个精光,人们终于明白:王安石习惯于吃身边的菜,不会探身夹远处的菜吃。又有一天,儿媳妇家的一位姓萧的公子来拜访王安石,在王安石家里吃午饭,萧公子心里想:宰相王安石请我吃饭,一定是山珍海味满桌。然而让他惊讶的是吃饭时只上了胡饼、菜汤、外加一盘青菜炒肉,萧公子把饼中的馅儿吃了,其他的菜就难以下咽,他看到王安石默默地把他剩余的饼边全部吃完了,萧公子看到朝廷宰相王安石如此节俭,眼含泪花呀!有这样的宰相治理国家,国家何愁不兴旺发达呀!

王安石在朝廷做大臣时,依然是衣着朴素,一件衣服穿了又穿,朋友看到他因为忙于工作而好久没有洗澡,也没有换衣服,下班后便拽着王安石去洗澡,趁着王安石洗澡之际,朋友叫人买了一套新衣服与王安石的旧衣服调了包,洗完澡后,王安石在衣架处拿起衣服就穿了,径直回了家。妻子吴琼一看,很开心地说:“相公今天是太阳打西边出了,还舍得买新衣服穿,新衣服一穿,真像个新郎官呀”!王安石此时才发现自已身上穿的是新衣服,便忙问:“我的旧衣服呢?那口袋中还有我上班时的出入证呢!”

王安石的父亲王益是一位进士,也是一个地方官员,自王益到王安石的儿子王雱这一辈共有进士八人,王安石兄弟七人中,王安石是宰相、弟弟王安礼是副宰相,这正是“一门三代八进士,兄弟七人两宰相”。王安石的母亲艰难地把十个儿女拉扯长大,一家人日子过得很艰辛。王安石很孝顺母亲,体贴母亲持家的艰难,参加工作后个每月的工资,除了自已的生活费,其余的钱都寄给母亲以补贴家用。前期工作的二十年间,王安石都是积极申请到同等条件下工资偏高的地方政府工作,而不是想在京城工作。

1050年春天,年仅三十岁的王安石知鄞县期满回乡,老乡夹道相送,纷纷拿出特产赠送给王安石,王安石一一婉谢了,只收下三四株鄞县的堇茶树苗,为什么会这样呢?因为堇茶是一种养生茶,特别适合女性饮用。王安石想把此茶给辛勤操劳的母亲补补身体,便把堇茶树苗栽种在上池村的东岭茶园里,还写了一首诗《东岭茶饴》:“见说周原土壤宜,堇茶甘美味如饴。分根远植临川日,采折应须压露葵。”后人为了纪念王安石,称堇茶为荆公茶,如今,上池村仍有荆公堇茶,下次大家到上池旅游时,也可以喝杯荆公茶,品味它甘草的淳香!

王安石的妻子吴琼是王安石的表妹,金溪县柘岗村人,两人是“两小无猜”、“青梅竹马”,两人于1043年冬天结婚,结婚之时,王安石想到自已是去年高中进士,今年又喜结良缘,真是金榜题名、洞房花烛,双喜临门呀!于是王安石便富有创意地在自已结婚的房子、窗子上帖满了红色的剪纸“囍”字,哇,好喜庆呀!从此以后,我们中国人结婚时往往会帖上剪纸“囍”字,这种喜庆的风俗流传千年,原来还是王安石的发明创造,王安石真聪明、真可爱、真情感呀!

王安石夫妻两人相爱一生,相敬如宾。北宋时,世风日下,朝廷大臣都娶了几个妻子,王安石四十岁时在京城做大官,这一天下班回到家中,他看到家里多了一个年轻漂亮的陌生女子,王安石说:“你是谁呀?你怎么在我家里?”这个女子说:“大人,我是您的夫人花钱买来给您做妾的,是夫人让我来服侍您的,我的丈夫是一位将军,在押运官粮时翻了船、丢了粮,没钱赔偿,就把我卖了以赔偿官粮。”王安石立即派人找来这位将军,批评了他卖妻子的做法,让他把这个女子领回去,还送给他们几十两银子,让他们回家好好过日子。常言道:赔了夫人又折兵,王安石是送还女子又赠钱!送走女子后,王安石对妻子吴琼说:“你的心思我最懂,你看到别的大官妻妾成群,怕我没面子,就为我买个妾对吧?唉!结婚快二十年了,还不知道我的心里只有你?”几句话,说得吴琼脸上羞涩答答、心里幸福满满!

1075年2月,王安石写诗作《泊船瓜洲》,写到诗句“春风又到江南岸”时,他左想右想,总感觉这个“到”字不妥,于是用毛笔把“到”字圈了,说:唉,到字不好!改为“过”字,不好!再圈了去,改为“入”字,不好!迅速又改为“满”字,经过十余次反复推敲,最后定为“绿”。于是便有了“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的千古名句。王安石这种治学严谨的精神值得我们后辈学习者学习!

王安石的一生是伟大的一生,是成功的一生,无论是治家、治学、治国都是成功的,他把古代中国的政治、经济、文化、科技推到了一个新的高度。2021年12月18日,将是纪念王安石诞辰一千周年的日子,我们纪念王安石,就是要传承与弘扬“孝亲敬友、勤奋朴素、严谨治学、勇于实践、锐意改革、清正廉洁、勤政为民、公正执法”的安石精神。人生百年弹指间,历史千载不复再;王安石创造了国家辉煌的过去,我们要去建设祖国美好的明天。

新闻中心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400-6786659
Copyright https://www.nkbjx.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深圳市闻诺科技有限公司
粤ICP备13035220号-3 (浏览本网主页,建议将电脑显示屏的分辨率调为1024*7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