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王思德整理
一、遵义县的十三里
万历十八年(1590)始,杨应龙与明政府的关系逐渐恶化,万历二十四年(1596),杨应龙公开反叛,挑起战端,播州之役爆发。战争初期,由于明王朝毫无准备,杨应龙占据优势,但随着明王朝平播力量的增强,战争态势发生了逆转。万历二十八年(1600)杨应龙最后的据点-海龙屯被明军攻占,杨应龙自杀,播州之役结束。
播州之役历时114天,明王朝集四川、贵州、湖广八省之力,出兵24万,耗银约二百余万两,最终平定杨氏叛乱。但战争对明朝的各方各面也产生了深远影响。播州之役几乎耗尽了明朝最后的军力和财力,削弱了东北的防御力量,是明衰清兴的转折,故有“明实亡于万历”的说法。
万历二十八年(1600)平杨应龙,播州改土归流,分播州地为二,设平越军民府属贵州,辖余庆、瓮安、湄潭3县和黄平州;设遵义军民府属四川,辖遵义、桐梓、绥阳、仁怀4县和真安州,编为三十四里。今遵义县境从此奠定。
明清时期,遵义县辖东隅、通平、乐安、南隅、忠庄、清潭、平水、西隅、天旺、沙溪、北隅、永安、大溪十三里,每里设十甲,全县一百三十甲。
桐梓县辖东流、蒿芝、葫芦、大溪、夜郎、娄化、溱溪七里。
绥阳县辖金筑、旺草、朗水、赵家四里,每里设十甲,全县四十甲。
仁怀县(今仁怀、赤水、习水地域)辖安罗、李博、仁怀、赤水、丁溪、郎城六里;真安州(今道真、正安地域)辖思宁、德溪、三江、小溪四里。
平越军民府所属的余庆、湄潭二县编为七里。其中,余庆县辖白泥、余庆、合江三里。
湄潭县辖宝善、经正、启祥、新化四里,每里十甲,全县四十甲。
石阡府所属龙泉县(今凤冈县)编户南、北二里,即新化里、迎仙里。
清代遵义县辖区划循明制,仍辖13里130甲。光绪三十四年(1908年),推行城乡地方自治。宣统三年(1911年),遵义县城乡议事会成立,设城议会1个,乡议会16个,从此废里设区,13里置为17个区,甲未变。民国二年(1913年),遵义县由17个区改为22个区。民国二十一年(1932年),县辖行政区划按区、乡(镇)、闾、邻四级,全县区划变为22个区,88个乡,49个镇。
附:播州区历史沿革
春秋战国时期,今遵义县地为夜郎东北小君长国鳖国地。秦始皇统一全国后,推行郡县制,以鳖国地置鄨县,今县地属鄨县,隶巴郡。汉武帝建元六年(公元前135),唐蒙出使夜郎,置犍为郡,县地随鄨县归犍为郡,郡治初在鄨,在今遵义县西境。元光五年(公元前130年),治所迁南广(今云南省盐津县附近)。元鼎六年(公元前111年),置牂柯郡,鄨县划归牂柯郡。三国时,鄨县仍属牂柯郡。晋永嘉五年(311),牂柯郡分为牂柯、夜郎、平夷三郡,今县地随鄨县划属平夷郡。东晋咸安元年(371),改平夷郡为平蛮郡,今县地归属依旧。隋开皇初年,以乌江北岸地置牂柯县,今县地归属其中。
唐武德三年(620),改牂柯县为建安县,领属今县地。唐贞观九年(635),以隋代牂柯郡的延江(今乌江)北岸地置郞州,辖恭水、高山、贡山、柯盈、邪施、释燕6县。贞观十一年(637),今县地为恭水县。十三年(639),以原郞州地置播州,复置恭水等六县隶之。播州属唐朝直接管理的经制州,隶黔中采访使,朝廷派流官治理。所辖6县,境域相当于今遵义县、红花岗区、汇川区及绥阳县、桐梓县地。这是史书上第一次出现播州之名。播州境域后来大为扩展,一直存至明万历二十八年(1600),历时961年,此后就消失了。
唐贞观十四年(640),更名恭水为罗蒙,高山为舍月,贡山为湖江,柯盈为带水,邪施为罗为,释燕为胡刀。十六年(642),改罗蒙县为遵义县,遵义县名由此始。遵义之名,一说出自《尚书·洪范》“无偏无陂,遵王之义”,言当遵循先王之正义,以治民也。一说源于东汉公孙述称王于四川,牂柯郡大姓功曹谢暹反对,遣使远道投奔中央汉光武帝,被封为义郞,有遵循“义郞”作为,拥护中央王朝之意。坊间多从前者说。天宝元年(742),改播州为播川郡。乾元元年(758)年,复置播州,领今遵义、带水、芙蓉3县。今遵义县包含有唐带水县和当时遵义县部分地域。唐大历五年(770),罗荣入播。唐乾符三年,杨端入播,杨氏世据播州至明万历二十八年(1600)。
后唐长兴元年(930),遵义县地属后蜀。后晋高祖时,遵义县地属楚。后周显德六年(959),遵义县地属后周。大观二年(1108),置遵义军,时遵义县属之。宣和三年(1121),废遵义县,隶南平军。端平三年(1236),今县地设播川县,隶南平军。嘉熙三年(1239),设播州,以播川县为州治。
宋大观二年(1108),首领杨光荣、杨文贵各献其地附宋,分别置播州和遵义军,遵义县属遵义军,同隶夔州路。宣和三年(1121)废播州为城,隶南平军;废遵义为砦,隶珍州。嘉熙三年(1239)复设播州安抚司,以播川县为州治。咸淳末,播州领播川、乐源、绥阳3县,隶夔州路,今县地时为播川县。
元世祖忽必烈下诏招抚播州。至元十四年(1277),杨邦宪以播州、珍州、南平军地降,仍置播州安抚司,以杨邦宪为绍庆、珍州、南平等处宣抚司充播州安抚使。杨邦宪卒,子汉英袭职,赐名杨赛因不花。二十八年(1291)升为播州宣抚司,隶属于四川行省。次年,以赴京取道湖广为便,改隶湖广行省。宣抚司统辖黄平府、南平綦江、珍州思宁、旧州草塘等十九个长官司和诸峒寨。时属今遵义县境有播州下辖之播州军民都镇抚司及乌江、水烟、石粉罗家永安等处的全部或部分。
明洪武五年(1372)初,改播州军民都镇抚司为播州长官司,今县地为播州长官司地。万历二十八年(1600)平杨应龙,播州改土归流,分播州地为二,设平越军民府属贵州,辖余庆、瓮安、湄潭3县和黄平州;设遵义军民府属四川,辖遵义、桐梓、绥阳、仁怀4县和真安州。今遵义县境从此奠定。
清雍正六年(1728),遵义县随遵义府改隶贵州省。宣统三年(1911),遵义军政分府成立。民国元年(1912),遵义府县同城,留府去县。民国2年(1913),遵义府改为遵义县,属黔中道。民国4年(1915),将所有遵属大溪里第七、八、十三甲地,即后来仁怀所建的火石、学孔、林阁、平营、高坪、银水、龙源、新田、荣华、团结、大坝11个乡划归仁怀县辖,以牛渡滩(今观音寺河)为遵义县、仁怀县的天然边界。民国9年(1920),废黔中道,遵义县直隶于省。1941年,实行新县制,将县辖岩孔及偏岩河以南地划归新建立的金沙县。1949年11月21日,遵义解放。11月25日,建遵义县人民政府。同日,原属遵义城区的文化、洗马、丰乐、丁字、朝阳、白农6个镇建为遵义市。1950年9月,瓮安县珠藏镇、铜锣乡、高水乡划归遵义县辖,置二十一区,1951年7月交还瓮安县。
1951年2月,遵义市改置为遵义城关区,由遵义专员公署直辖。1952年7月,撤销遵义城关区,恢复遵义市。遵义县划十六区、二十区和九区深溪乡的镇隆、长岭两村隶遵义市。遵义市高桥、颜村、凉水、河溪4个乡划归遵义县辖。1954年4月28日,遵义县人民政府机关由遵义市迁驻南白镇。1956年8月,遵义县高坪区的海龙乡、新场乡,南白区的建平乡,老蒲区的礼仪乡划归遵义市辖。同年11月,遵义县茅坡区的欧家湾、麻家坝、洪家湾等地划归绥阳县辖。1958年11月12日,撤销遵义县建置并入遵义市。1961年8月16日,恢复遵义县建置。1963年3月,遵义市忠庄、海龙、北关3个公社和南关公社的镇隆、南山、长岭、金华、长岗大队,高桥公社的十字、八卦、巷口、第五、第六、第七、第八大队,长征公社的平庄、新民、民主、礼仪、河溪、官厅、板山、凉水大队划归遵义县辖,建为桃溪区。1965年11月,桃溪区所辖地域划回遵义市。1969年12月,息烽县乌江公社划归遵义县辖,与三合区刀靶公社组建为乌江区。
1992年,全县辖17个区,1个区级镇,辖123个乡,16个乡级镇,2个乡级办事处(南白镇城区和郊区),729个村民委员会,27个居民委员会,8545个村民小组。是年9月,遵义县“建镇并乡撤区”,全县建36个镇,2个民族乡。国土面积5088平方公里,总人口约127万人。
1998年4月,遵义县新蒲镇、深溪镇、金鼎山镇划归红花岗区管辖。2004年6月,遵义县团泽镇、高坪镇、泗渡镇、板桥镇划归汇川区管辖。
2009年5月,遵义县新舟镇由新蒲新区托管。2013年7月,虾子镇、三渡镇、永乐镇由新蒲新区托管。2015年,全县31个镇(乡)国土面积4093.77平方公里,人口124.6万人。2016年1月,龙坑镇由新成立的南部新区托管。托管不是行政区划调整,只是由相关机构代为管理。
2016年3月20日,国务院对贵州省人民政府《关于调整遵义市部分行政区划的请示》(黔府呈〔2015〕31号)作出批复。根据批复,贵州省将撤销遵义县,设立遵义市播州区。山盆镇、芝麻镇、沙湾镇、毛石镇、松林镇划归汇川区辖管。新舟镇、虾子镇、三渡镇、永乐镇、喇叭镇划归红花岗区管辖。播州区辖南白镇等21个镇(乡),国土面积2490.94平方公里,人口84.36万人。2016年5月,上述镇划出。2016年6月6日,播州区挂牌仪式在南白影剧院举行,标志着播州区正式成立。
二、遵义县现有乡镇对应的里、甲名称(来源:董氏后裔的新浪博客)
1、南白镇:属南乡忠庄里第二甲、第三甲、第九甲、第十甲,清潭里第二甲第四甲,西乡西隅里第四甲,西乡天旺里第二甲、第三甲。
和平村罗家榜、青山、申家湾、水井湾、老木湾、小水、前军坝、后坝、阳七、毛坪、祝家院子、钟家院子、南衙等,分属南乡忠庄里第二甲、第三甲、第九甲,第十甲;大石垭属清潭里第二甲。
2、龙坑镇:今桂花社区除下元、前丰两组外均属忠庄里第一甲;今龙坑社区、中山社区(不含原马坎村、塘湾、后湾、金星、银星组)属忠庄里第七甲;今共青社区(不含全家湾一带居民组和桐梓湾、小井坎、集庄3个组)属忠庄里第八甲;今五桩社区、桂花社区下元、前丰组,共青社区小井坎、桐梓湾、集庄组属忠庄里第九甲;今中山社区塘湾、后湾、金星、银星四组属忠庄里第十甲;今谢家社区黄泥、大元、金钟、平安、黄家湾、后山、高峰、屏峰、水男、花园、龙一、龙二、龙三、大堰、新龙、新华16个组,属南乡南隅里第六甲;今谢家社区槐树、四合、大屏、槐堰、坑底、龙塘、沙坝、青山、联合、回龙、龙桥、龙石、华丰、银山、石门、海堰、连丰、福兴、陈寨、银屏、安山、平桥等23组,属南隅里第七甲;今中山社区原马坎村、龙坑社区并入原马坎乡部分及梳池社区326国道以北和梳池堰附近行政组,属西乡西隅里第二甲;今八里社区中、东、西、北部分村(居)民组属西隅里第四甲;梳池社区南部、八里社区南部及金鼓社区全境属西隅里第五甲。
3、三岔镇:今三岔镇汤巴坳、上南宫田、下南宫田、扬家寨、田坝、麻窝、鱼子井,此为原属苟江划入,属南乡忠庄里第二甲。
今三岔镇红光村高坊子、大巷子、裕群、新房子、方家院子,属清潭里第一甲。
今三岔镇街道居一至八组,原柏香村光明、齐心、前进、高丰、坚强、新寨、民主、田家湾、营上、狮子杠、柏香台、金竹林、河丰,原经星村坟坝、三台土、石河口、麻窝凼、聂家坝、下坝林、大瓦房、中间屋、班竹林、后山,原三桥村余家林、红绸林、后坝、楠木林、沙子坎、茶花土、三角湾、李家湾、团山堡、大龙井、桂花、老房子、湾以头、龙塘、戴家湾,原红光村阳雀林、毛台、场坝、大碑、四坎、大湾、水井湾、石界坪、四方井、柿花树、燕子窝、龙丰、新庄、青堰、大坝、裕民、关水田、赖石包、前卫、一心、茶园、底坝湾、王家院子、上寨、后台坝、水井坝、响水窝,原南垭村民丰、大坪上、建设、黄坎、新民、同心、盘林角、小河口、梧桐湾、桐梓湾、楠垭田、大土、大齐,原长山村清水、水库、母家沟、团结、上房、连心、梅子田、新黔、后田、钟家堰、大堰一至三、干堰、和平、贺家湾,属清潭里第四甲。
今三岔镇苏山村沟坪、老房子、长线土、六子井、千口、坎上、堡上、马桥、苦草坪、周家坪、放牛场、平桥、核桃坝、厢房、台上、锦江、鱼塘、上水、红光坝、杨柳井、坪上、麻窝、天生沟、苏山窝、大屋基、水源、36步、桃子坪、草白岩、马石窝、小湾、后寨、罗家寨、合兴、高寨、麻窝、青杠山、大林),属清潭里第六甲。
今三岔高山村肇兴、街上、高寨、下坝、安村、山后、石岩、杨村、新堰、围庄、后湾、川洞、大土、漆树、红山、蔡湾、三角、羊田、青湾、黄龙、干龙、长湾、团山、楠木、田坝、高胜、龙坑、朝堰、扇子、李湾、坪上、下寨、龙门、上寨、学校、四合、新山、天池、茶腊、尖山、石垭、双水、水窝、龙井、大垭45个村民组),属南隅(平水?)里第一甲。
今三岔镇长安村石龙、城兴、翁村、大堰、场兴、同兴、机房、牧场、新江、龙井、林堰、田沟、中榜、荣光、新田、下坝、鸭院、铁厂、雷湾、郭湾、夏湾、新院、茨竹、中寨、麻窝、枫香、长安、岩山、同乐、坛子、文昌、长田、新桥、白泥、凉井、坪桥36个村民组,属清潭里第九甲。
4、苟江镇:今义源村、红山村,属南乡忠庄里第四甲;今天明村、桥头村,属忠庄里第五甲;今天明村凤凰组、义源村砂岗一半、后坝一半和芶江居、白岩村、桥头村、吉心村,属忠庄里第六甲。
5、三合镇:分属西乡天旺里第?甲……
6、乌江镇:分属西乡天旺里第八甲和贵州布政司养龙长官司。
7、深溪镇(现属红花岗区):分属南乡南隅里第?甲、第?甲……平水里第?甲……东乡东隅里第一甲和第四甲,通平(水)里第?甲……
8、龙坪镇:分属东乡东隅里第四甲,通平(水)里第二、三甲;南乡南隅里第五、八甲,平水里第二甲、第三甲;南乡清潭里一甲。
9、喇叭镇:分属东乡通平(水)里第一甲和第二甲。
10、团溪镇:今大窝村团结、同心、中门、小水沟、偷牛石、群益、大坳、保安、芦墙、沙坝、铁厂、大坪、田湾,五龙村红旗、还山、大土、明星、大罗坝、犀牛脚、洗马、尖坡、安山、建设、枫香窝、红山、印合、后坝、团山、一心、金华、前锋,和平村新华、平坝、冯家坝、中心、孙家湾,香山村大窝,分属南乡平水里第四甲;今街道社区1至10小区,生产村东风、联丰、龙坑、合兴、共青、花园、联合、大林、前进、底水、同心、高炉、龙岩、青湾、双井、下坝、上坝、花力,农庄村水井、红旗、柳井、草田、红光、小桥、平堰、车湾、茨湾、庄坝、建设、双河、绿竹、金星、红星、前星、岩山、后坝,香山村天星、沟头、桃子、沙湾、龙泉、香山、平桥、兴合、明洞、胜利、山坪、核桃、碗井、干田、永兴、马兰,和平村关堰、长坡、水坝、和平、民主、田坝、欧家林、高方,分属南乡平水里第七甲;今两路口村凉风、金字、香坪、大堰、柏杨、高坎、向山、七坡、红山、村坝、两路口、枫香、青垭、关庄、高炉、葡萄、双槐、核桃、甘溪、十字水、铁厂、水田分属南乡平水里第八甲;今张王村大坝、中坝、干田、永恒、跃进、光明、寿岭、新田、红旗、中林、合兴、水尾、花墙、后坝、扁上、农兴、半边街、坡田分属南乡平水里第九(八?)甲;今白果村坪兴、下薰、团建、农兴、苏庄、毛兴、继光、荣兴、董村、红石、堰上、新街、福庄、塘堰、青庄、水源、白果、碾房、老街、干坪、铁厂,福禄村关庄、万寨、张村、后场、福安、南坳、河村、福光、牧场,分属南乡南隅里第九甲。
11、西坪镇:今白沙村、桂山村,属南乡平水里第六甲;今厂上村、民主村、大同村、竹山村,属平水里十甲。
12、铁厂镇:今三星村、院子村,属南乡平水里第七甲;今洞上村、西花村、河西村、青坑村,属平水里第九甲。
13、茅栗镇:分属南乡清潭里第十甲,平水里第四、五甲。
14、尚嵇镇:今龙泉社区、沪江村、建设村、保星村,分属南乡清潭里第六甲;今新华村、毛坪村、大坝村、茶山村属南乡清潭里第十甲。
15、新民镇:今中心村、龙丰村属遵义县南乡清潭里第八甲;今新民居、惠民村、岩门村、朝阳村属南乡清潭里九甲。
16、新蒲镇(今属新卜高新开发区):分属东乡东隅里第二甲、第三甲、第六甲、第七甲、第八甲和通平(水)里第八甲、第九甲。
17、团泽镇(今属汇川区):分属东乡东隅里第八甲,通平(水)里第八甲,乐安里第九甲、第十甲。
18、虾子镇:分属遵义县东乡通平(水)里第甲,乐安里第四甲……
19、三渡镇:今后坪,属东乡乐安里第一甲、第二甲;今兴隆,属东乡乐安里第三甲;今杨柳田,属东乡乐安里第四甲。
20、新舟镇(今属新卜开发区):分属东乡乐安里第三甲、第四甲、第五甲、第六甲、第七甲、第八甲。
21、 永乐镇(原名茅坡):今木花村、民权村、上源村、下源村、和平村、花台村、骊龙村、分水村、爱国村,分属遵义县东乡乐安里六甲;今民群、坪上、群乐、爱国、骊龙、睦邻、枫林、茅坡、高梁、浪潮、共和村,分属乐安里九甲;
今新华、官田、堡上、水源、龙塘、明月、新明、工农、沙塘、金竹分属乐安里第十甲。
22、高坪镇(今属汇川区):分属北乡大溪里(时大溪西(隅)里北辖至今仁怀市大坝镇,大坝镇为大溪里第十甲)第一甲、第二甲、第三甲、第四甲,北隅里第五甲,永安里第九甲、第十甲。
23、泗渡镇(今属汇川区):分属北乡永安里第一甲、二甲、三甲部分、六甲部分、七甲、八甲。
24、板桥镇(今属汇川区):中寺村、柏杨村,属北乡永安里第三甲;板桥村、板桥社区,属北乡永安里第五甲;大沟村、长田村、娄山关村、白果村,属北乡永安里第六甲。
25、沙湾镇:今连阡村属北乡大溪里第四甲;今建设、混子、下冉、安村、沙湾、马门、团结、米粮、下坝、五一、双龙、工农,分属大溪里第五甲;今八一村属大溪里第六甲。北隅里九甲?
26、山盆镇:今高雄村、石盆景村、茶厂村、丁村村、雨台村,属北乡大溪里第六甲;今丛坝村、新华村、山盆村、太平村、李梓村、剑坝村、打鼓村、落炉村、九龙社区,属大溪里第九甲。
(注:大溪里上里从高坪至混子,下里从混子至仁怀平坝营、大坝等地)。
27、芝麻镇:今芝麻村、大坪村、新民镇、观音寺村、高原村,属北乡大溪里第六甲;今竹元村,属西乡沙溪里第七甲。
28、毛石镇:今台上村的隆家沟,属北乡大溪里第五甲;今台上村的高方子、贾角山、邱家山、楼房、甸子坝、伍家坡、王见山、新房子、园子湾、磨房沟、王家院子、萧家堡、水井坎,属北乡大溪里六甲;
今台上村沙子坎、先家湾、后岩、何家湾、坟台坝、落河坝、鲁家坪,乐遥的荒土、韩家沟、夏家湾、上水沟、黄冈坝、安子上、新瓦房、沙沟、半边箐、上村、羊石巷、半坡、枫香堡、沙湾、闹地、山木垭、人马台、水窝沟、阳照台、黄泥堡、龙岩、偏大龙、瓦房沟,毛石的田家林、刘家沟、白杨坪、大石墩、龙井湾、大茅坡、砖房、核桃坝、枫香园、河坝,属北乡北隅里第五甲(九?)。
29、松林镇(今属红花岗区):分属西乡西隅里第六甲、北乡北隅里一甲和九甲、西乡沙溪里七甲。
30、金鼎山镇(今属红花岗区):分属北乡北隅里第三、五、六、九甲。
31、乐山镇:分属遵义西乡隅里第八甲,沙溪里第七、十甲。
32、鸭溪镇:今理智村属西隅里三甲;今吐鱼、金刀、团结、高枧、乐民,分属西乡西隅里第五甲;今仁合,属西隅里九甲;今白腊坎村,属天旺第四甲;今同心、堰坎,属天旺第五甲;今底坝、荷庄,属天旺里九甲。
33、石板镇:分属西乡天旺里第一甲、第二甲。
34、枫香镇:今土坝村、花茂村、枫元村、张村、枫胜居,分属西乡沙溪里第六甲;青坑村、苟坝村、龙王村、纸房村、保海村,分属西乡沙溪里第七甲;苟坝村继光、上坝、兴光村民组和花茂村同兴、平兴、刘家湾、沙堰村民组,分属西乡沙溪里第十甲;枫胜居的学堂、沙坝、岩脚、温水、红花、农村、大元、和平、阳雀村民组;张村的山岔、新桥二、石桥、红光、堰坎、顺山、天兴、龙井、大兴、简村、五里、村上、堰湾、白井、张村、瓦厂、太平、小山、高龙、黎村、新桥一、水坎、马厂、湾子、维岗、洋岩、前一、前二、前三村民组;枫元的前丰、永红、朝阳、农兴1、堰塘、枫元、大土、四合、堡上、双齐、桃子、联合、向阳、红花村民组,分属天旺里第四甲。
35、平正仡佬族乡:分属西乡沙溪里第七甲。
36、马蹄镇:今永华村、新坪村、洋河村、大石村属西乡天旺里第四甲;今团江村、大石村一组、三组属天旺里第五甲;今马蹄居、石壁庄村、长远村、平海村属沙溪里第三甲;今军河村的下堰、田庄、太平、团结、永远、尧厂、洞湾属沙溪里第四甲。
37、泮水镇:分属遵义县西乡沙溪里第一、二、三、五、八甲,天旺里第四甲。
38、洪关苗族乡:分属遵义县西乡沙溪里第?甲,仁怀县李博里第?甲。
三、遵义县明清时期的八十五个场市
摘自《道光遵义府志·场市附》
按:《孙志》载遵义场凡四:上溪场、虎场、蛇豕场、沙溪场。村凡二百八十八。《陈志》遵义场凡十四;虾子、老蒲、团泽、上溪、龙坪、芶家、团溪、兴隆、庆远、懒板、丰胜、小板、高坪、上庄。村同《孙志》。今场凡八十五:
大坪场,城东八十里,通(平)里,日五、十集。
哪吧场,城东六十里,通(平)里,日二、七集。
虾子场,城东七十里,通(平)里,日三、八集。
新舟场,城东九十里,乐(安)里,日四、九集。
对插垭,城东百一十里,乐(安)里,日五、十集。
骊龙坝,城东百二十里,乐(安)里,日五、十集。
茅坡场,城东百三十里,乐(安)里,日三、八集。
马渡河,城东百—十里,乐(安)里,日一,六集。
杨二坎,城东百三十里,乐(安)里,接湄潭界,日二、七集。
绿塘河,城东七十里,乐(安)里,日三,十集。
九龙场,城东五十,乐(安)里,日五、十集。
团泽口,城东五十里,乐(安)里,日二、七集.
老蒲场,城东二十五里,东(隅)里,日一、六集,茧市日五.十集。
梭米孔,城东百一十里,乐(安)里,日一、六集。
官坟场,城东四十里,东(隅)里,日四、九集。
中坪场,城东三十五里,东(隅)里,日四、九集。
花山场,城东七十里,乐(安)里,日四、九集。
杨叉坝,城东七十里,乐(安)里,日一、六集。
三渡关,城东百里,乐(安)里,日二、七集。
杨柳田,城东八十里,乐(安)里,日五、十集。
杨坞场,城东八十早,乐(安)里,日二、七集。
中兴场(又名深溪水),城南二十七里,南(隅)里,日寅、申集。。
仁寿(又名冷水坪),城南六十里,南(隅)里,日辰、戍集,。
谢家坝,城南二十五里,南(隅)里,日四、九集。
懒板凳,城南四十里,忠(庄)里,二、五,八集。
董村场(原名马蹄井,又名太和场,后坝场,宫保余步云易名太保场),城南五十里,忠(庄)里,日一、六集。
恩济场,城南六十里,忠(庄)里,日四、九集。又名构江水。
庆远场(又名三岔河),城南五十里,清里,日一、六集。
芦江水,城南八十里,清里,日巳、亥集。
上溪场,城南十里,清里,日巳、亥集。
后坝场,城南百里,清里,日辰、戌集。
团溪水,城南八十里,平(水)里,日丑、未集。
西坪场,城南百里,平(水)里,日子、午集。
和尚场,城南百一十里,平(水)里,日寅、申集。
水浸场,城南百里,平(水)里,日子、午集。
隆平场,城南四十五里,平(水)里,日卯、酉集。
大碑场,城南九十里,平(水)里,日已、亥集。
八里水,城西三十里,西(隅)里,日三,七、十集,
金刀坑,城西五十里,西(隅)里,日二、五,八集。
罗筛坝,城西六十里,西(隅)里,日四、九集。
鸭子口,城西六十里,西(隅)里,日一、六集。
石板场,城西六十里,天(旺)里,日四、七、十集。
池坪场,城西五十里,天(旺)里,日三,六、九集。
螺蛳堰,城西南七十里,天(旺)里,日三、七集。
刀靶水,城西南八十里,天(旺)里,日五、十集。
虾子河,城西南九十里,天(旺)里,日二、六集。
马蹄石,城西百里,天(旺)里,日五、十集。
泮水场,城西百四十里,沙(西)里,日四、七、十集。
岩孔场,城西百七十里,沙(西)里,日三、八集。
太平场,城西百里,沙(西)里,日一、六集。
丰盛场(又名枫香坝),城西九十里,沙(西)里,日四、九集。
荒茅田(又名花苗田),城西八十里,沙(西)里,日三、八集。
窑上场,城西九十里,沙(西)里,日二、七集。
干溪场,城西百二十里,沙(西)里,日一、六集。
松林场,城西北五十五里,北(隅)里,日三、八集。
黄钟场,城西北六十里,北(隅)里,日一、六集。
毛氏坎,城西北七十里,北(隅)里,日二、七集。
野里坝,城西北四十里,北(隅)里,日五、十集。
牛蹄塘,城北三十里,北(隅)里,日二、七集。
文星山,城北四十里,北(隅)里,日四、九集。
巷口场,城北二十里,北(隅)里,日一、六集。
下桥场,城北二十五里,北(隅)里,日一、六集。
董公寺,城北十五里,北(隅)里,日二、七集。
白小堰(即海龙坝),城北二十里,北(隅)里,日五,十集。
板桥场,城北七十五里,永(安)里,日二、七集.
观音阁,城北六十五里,永(安)里,日五、十集。
泗渡站,城北六十里,永(安)里,日三、八集。
转龙场,城北六十里,永(安)里,日一、六集。
苏家场,城北七十五里,永(安)里,日四、九集。
石后场,城北五十五里,永(安)里,日四、九集。
四面山,城东北四十里,永(安)里,日五、十集。
烧酒房,城东北二十五里,永(安)里,日三、八集。
排军场,城北三卜五里,大(溪)里,日二、七集。
蒙子桥,城北二十里,大(溪)里,日一、四、八集。
高坪场,城北三十里,大(溪)里,日三、六、九集。
虎头峰(又名猫混子),城北六十里,大(溪)里,日五、十集。
汤家洞,城北百四十里,大(溪)里,日三、八集。
芝麻坪,城北九十里,大(溪)里,日一、六集。
杉树湾,城北四十里,大(溪)里,日四、八集。
米粮坝,城北六十五里,大(溪)里,日一、六集。
丁村场,城北八十里,大(溪)里,日三、八集。
马路场,城北百里,大(溪)里,日二、七集。
红衙场,城北百里,大(溪)里,日四、九集。
观音寺,城北百里,大(溪)里,日三、八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