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春《结海棠诗社信》赏析

作者:匿名 2019-10-27 08:08:03

探春《结海棠诗社信》赏析

谢燕颉

(一)

为结海棠诗社,贾探春给贾宝玉的信札说:

娣探谨奉二兄文几:前夕新霁,月色如洗,因惜清景难逢,讵忍就卧,时漏已三转,犹徘徊于桐槛之下,未防风露所欺,致获采薪之患。昨蒙亲劳抚嘱,复又数遣侍儿问切,兼以鲜荔并真卿墨迹见赐,何痌瘝惠爱之深哉!今因伏几凭床处默之时,因思及历来古人中处名攻利敌之场,犹置一些山滴水之区,远招近揖,投辖攀辕,务结二三同志盘桓于其中,或竖词坛,或开吟社,虽一时之偶兴,遂成千古之佳谈。娣虽不才,窃同叨栖处于泉石之间,而兼慕薛林之技。风庭月榭,惜未宴集诗人;帘杏溪桃,或可醉飞吟盏。孰谓莲社之雄才,独许须眉;直以东山之雅会,让余脂粉。若蒙棹雪而来,娣则扫花以待。此谨奉。

见《红楼梦》第三十七回“秋爽斋偶结海棠社,蘅芜苑夜拟菊花题”。娣,古时候哥哥、姐姐称妹妹为娣。文几,即供读书作文的书桌;亦作文人间书信用语。前夕,指某一特殊事件即将发生的时期。新霁,即雨雪后初晴。清景,犹清光;清丽的景色。讵,难道;岂。表示反问。漏,即漏壶的简称,借指时刻。徘徊,表示在一个地方来回走动,或比喻犹豫不决,也比喻事物在某个范围内来回浮动、起伏。槛,指防护花木的栅栏。栏杆。采薪之患,指病了不能打柴。自称有病的婉辞。问切,即中医望闻问切其二。问指询问症状;切指摸脉象。见赐,指受人馈赠的谦辞。痌瘝,即病痛;疾苦。惠爱,即仁爱。处默,即心无杂念。名攻利敌,指为了争名夺利而互相敌对和攻击。些山滴水,指弹丸山峦,点滴水流。远招近揖,即对远近友人,热情相邀,礼貌相待。投辖攀辕,形容真情结友。盘桓,意思是徘徊、逗留;周旋、交往;盘旋、曲折回绕;滞留;游乐。词坛,指填词界的文坛。不才,没有才能、无才能者、不成材、不名誉、对自己的谦称等。叨,指叨叨没完没了地说。叨咕,小声絮叨。谦辞,表示受到(别人好处)。栖处,即栖居,寄居;寄居的地方。泉石,指山水。孰谓,即谁料。孰,谁,哪个人或哪些人。谓,说也。莲社,为佛教团体名称,以念佛为主旨之团体名。雄才,指出众的才能。须眉,指胡须和眉毛,古时男子以胡须眉毛稠秀为美,故以为男子的代称。直以,即不弯曲。引申为只不过是因为。雅会,指风雅的集会,常用于各大文学诗豪用以切磋诗词的会所。东山,位于浙江省绍兴市上虞区西南。雅会东山,常泛指与友人一起遨游山水,吟诗作文。脂粉,即胭脂水粉。棹雪,指乘船穿过雪花而来。

此信扎说的是,妹探春恭谨奉上二哥哥的书桌:正值雨后初晴,月明如洗,因为珍惜这千载难逢的清丽景色,岂能倒头就睡。时计时漏壶已经转了三转,还徘徊在桐木栏杆之下,也未防备风露的侵入,而导致疾病之患。昨天承蒙您亲自劳身,给予抚慰嘱咐,又几次派遣侍儿前来询问症状并细摸脉象,同时将鲜荔并颜真卿的墨宝馈赠,为何在我病痛中能仁爱如此之深!今或伏在桌几上、或凭籍在床上,心无半点杂念之时,因而想到历来古人之中,即使处在为了争名夺利而互相敌对和攻击的场合之下,还添置了一些山峦、水域之区,对远近的友人,热情相邀,礼貌相待,真情结友,务必结交二三同志,从而交往于其中,或是建立填词的文坛,或是开设诗社,虽然是一时间偶而兴趣,于是却成为千古之美谈。妹虽然无才,却私下里同样絮叨要居住于山水之间,而且又羡慕薛宝钗、林黛玉的诗赋技能。风拂庭院,月明水榭,可惜并未设宴以会集诗人;帘前杏花,溪上桃花,或许可以醉得飞了起来,手捧杯盏吟哦其间。谁料莲社那些出众的诗才,历来只允许是男子;只不过是后因为东山的风雅集会,才让点席位给我们女子。如若承蒙您能乘冰船穿雪花而来,妹则会打扫花径热情以迎。特此,恭谨奉上。

(二)

信扎中“直以东山之雅会,让余脂粉”,说的是六朝才女谢道韫。

据《晋书》列传第六十六载:“王凝之妻谢氏,字道韫,安西将军奕之女也。聪识有才辩。叔父安尝问:‘《毛诗》何句最佳?’道韫称:‘吉甫作颂,穆如清风。仲山甫永怀,以慰其心。’安谓有雅人深致。又尝内集,俄而雪骤下,安曰:‘何所似也?’安兄子朗曰:‘散盐空中差可拟。’道韫曰:‘未若柳絮因风起。’安大悦。”

《世说新语笺疏》载: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俄而雪骤,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兄子胡儿曰:(胡儿,谢朗小字也。续晋阳秋曰:‘朗字长度,安次兄据之长子。安蚤知之。文义艳发,名亚于玄,仕至东阳太守。’)‘撒盐空中差可拟。’兄女曰:‘未若柳絮因风起。’公大笑乐。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王氏谱曰:‘凝之字叔平,右将军羲之第二子也。历江州刺史、左将军、会稽内史。’晋安帝纪曰:‘凝之事五斗米道。孙恩之攻会稽,凝之谓民吏曰:‘不须备防,吾已请大道,许遣鬼兵相助,贼自破矣。’既不设备,遂为恩所害。‘妇人集曰:‘谢夫人名道蕴,有文才。所着诗、赋、诔、颂传于世。’)”

说的是谢安隐居会稽始宁东山期间,常召集子侄在一起讨论《毛诗》之类学问,谢道韫也因怀“柳絮才”而载誉千古。

“蒙学之冠”《三字经》称赞说:“蔡文姬,能辨琴;谢道韫,能咏吟。彼女子,且聪敏,尔男子,当自警。”

《幼学琼林》则说:“阿大中郎,道韫雅称叔父;吾家龙文,杨比美侄儿。”阿大就是谢安,中郎就是谢万。

据《世说新语笺疏》贤媛第十九载:王凝之谢夫人既往王氏,大薄凝之。既还谢家,意大不说。太傅慰释之曰:‘王郎,逸少之子,人材亦不恶,汝何以恨乃尔?’答曰:‘一门叔父,则有阿大、中郎。群从兄弟,则有封、胡、遏、末。(封胡,谢韶小字。遏末,谢渊小字。韶字穆度,万子,车骑司马。渊字叔度,奕第二子,义兴太守。时人称其尤彦秀者。或曰封、胡、遏、末。封谓朗,遏谓玄,末谓韶,朗玄渊,一作胡谓渊,遏谓玄,末谓韶也。)不意天壤之中,乃有王郎!’

谢道韫出生名门。曾祖父谢衡,字衡再,官守博士、国子博士、国子祭酒、太子少傅、散骑常侍。祖父谢裒,字幼儒,又字幼裒,官琅琊王掾吏、参军、郡尉、太常卿、吏部尚书,封福禄伯。父亲谢奕,字无奕,官剡令、安西将军司马、尚书、安西将军、都督豫司冀并四州军事、豫州刺史、假节、使持节,赠镇西将军。

谢道韫共有八个兄弟,分别是谢寄奴、谢探远、谢渊、谢攸、谢靖、谢豁、谢玄、谢康。谢渊,字仲度,官义兴太守,袭封熙寿子。谢靖,字季度,官散骑常侍、太常卿,封常乐县侯。谢豁,字安度。谢玄,字幼度,官散骑常侍、使持节、都督会稽五郡诸军事、车骑将军、会稽内史,封康乐公,谥曰献武。谢康,字超度,出继于卫将军谢尚,袭封咸亭侯。

另有三个妹妹,分别是谢道聆、谢道粲、谢道辉。谢道聆的丈夫顺阳范少连,官太子洗马。谢道粲丈夫高平郗恢,字道胤,身长八尺,美风姿,风神魁,官散骑侍郎、给事黃门侍郎、太子右卫率、雍州刺史,封东安伯。谢道辉的丈夫谯国龙亢桓石民,东晋名将,幼聪慧,及长,谢安即引之为参军,督荆、江、豫军事,以振武将军领襄城太守,戍夏口,太元六年(381年),与长兄桓石虔击败前秦荆州刺史梁成于竟陵,后诏其以西中郎将、荆州刺史督荆州军事,后升左将军。

谢道韫是杰出的女诗人。古代名媛诗作青海省,但多以阴柔见长,而以宛转细腻见胜,然而谢道韫的《泰山吟》(即《登山》)大笔挥洒,充满着阳刚之气。全诗大气磅礴,恰如所咏泰山。细品之,即见其文才、气度非凡。书中巾帼,不让须眉。

另有《拟嵇中散咏松诗》,意思是望着那遥远山峰上的松树,在隆冬腊月也不会凋落。本想走到树荫下休息,仰望其万仞之高。腾身跳跃却不能升空,看来只能顿足等待仙人王乔前来帮忙。时势啊不与我以机会,命运不定如在天空飘渺。

宋蒲寿宬认为谢道韫咏雪的诗句已登峰造极,且无与伦比。其《咏史八首·谢道韫》云:“当时咏雪句,谁能出其右。雅人有深致,锦心而绣口。此事难效颦,画虎恐类狗。”

(三)

信扎中“孰谓莲社之雄才,独许须眉”,说的是庐山东林寺开凿了东西两个水池,栽种了白莲。晋元兴元年(402年),庐山慧远大师与刘遗民、雷次宗等一百二十三人于庐山精舍无量寿佛像前建斋立誓,共期来生生西方。结社同修净土,因号“莲社”,又称“白莲社”。

据唐法照《净土五会念佛诵经观行仪》载:“晋时,有庐山慧远大师,与诸硕德及谢灵运、刘遗民一百二十三人,结誓于庐山,修念佛三昧,皆见西方极乐世界。”

另据唐迦才《净土论》序曰:“慧远法师、谢灵运等,虽以愈期西境,终是独善一身,后之学者,无所承习。”

又据唐飞锡《念佛三昧宝王论》载:“慧远公从佛陀跋陀罗之藏授念佛三昧,与弟慧持,高僧慧永,朝贤贵士,隐逸清信宗炳、张野、刘遗民、雷次宗、周续之、谢灵运、阙公则等一百二十三人,凿山为铭,誓生净土。”

据《文谂少康往生西方净土瑞应传》载:“有朝士谢灵运、高人刘遗民等,并弃世荣,同修净土,信士都一百二十三人,于无量寿像前,建斋立誓,遗民着文赞诵。”

时谢灵运已经成年,袭封康乐公,授员外散骑侍郎。曾经要求永久参加白莲社,但慧远大师以他心绪杂乱为由不予允许。对此他感到惋惜,后在为慧远所作的诔文中说:“予志学之年,希门人之末,惜哉诚愿弗遂,永违此世!”

谢灵运既为山水诗开山鼻祖,故钟嵘《诗品》将其诗列为《诗品》上品。

《诗品》中上品共十一人,谢灵运为其一;中品共三十九人,谢世基、谢瞻、谢混、谢惠连、谢脁五人在其中;下品共七十二人,谢庄、谢超宗二人在其中。

关于谢灵运,《诗品》说:“宋临川太守谢灵运:其源出於陈思,杂有景阳之体。故尚巧似,而逸荡过之,颇以繁芜为累。嵘谓若人兴多才高,寓目辄书,内无乏思,外无遗物,其繁富宜哉!然名章迥句,处处间起;丽典新声,络绎奔会。譬犹青松之拔灌木,白玉之映尘沙,未足贬其高洁也。初,钱塘杜明师夜梦东南有人来入其馆,是夕,即灵运生於会稽。旬日,而谢玄亡。其家以子孙难得,送灵运於杜治养之。十五方还都,故名‘客儿’。”

“元嘉中,有谢灵运,才高词盛,富艳难踪,固已含跨刘、郭,陵轹潘、左。故知陈思为建安之杰,公幹、仲宣为辅。陆机为太康之英,安仁、景阳为辅。谢客为元嘉之雄,颜延年为辅。斯皆五言之冠冕,文词之命世也。”

“至於谢客集诗,逢诗辄取;张骘《文士》,逢文即书:诸英志录,并义在文,曾无品第。”

“昔曹、刘殆文章之圣,陆、谢为体贰之才,锐精研思,千百年中,而不闻宫商之辨,四声之论。”

“王元长创其首,谢、沈约扬其波。”

“陈思赠弟,仲宣《七哀》,公幹思友,阮籍《咏怀》,子卿‘双凫’,叔夜‘双鸾’”,茂先寒夕,平叔衣单,安仁倦暑,景阳苦雨,灵运《郲中》,士衡《拟古》,越石感乱,景纯咏仙,王微风月,谢客山泉,叔源离宴,鲍照戍边,太冲《咏史》,颜延入洛,陶公咏贫之制,惠连《捣衣》之作,斯皆五言之警策者也。所以谓篇章之珠泽,文彩之邓林。”

“谢康乐尝言:‘左太冲诗,潘安仁诗,古今难比。’”

“谢康乐云:‘张公虽复千篇,犹一体耳。’”

关于谢世基,《诗品》说:“晋处士郭泰机、晋常侍顾恺之、宋谢世基、宋参军顾迈、宋参军戴凯泰机:‘寒女’之制,孤怨宜恨。长康能以二韵答四首之美。世基‘横海’,顾迈“鸿飞”。戴凯人实贫羸,而才章富健。观此五子,文虽不多,气调惊拔,吾许其进,则鲍照、江淹未足逮止。越居中品,佥曰宜哉。”

关于谢瞻、谢混乱,《诗品》说:“宋豫章太守谢瞻、宋仆射谢混、宋太尉袁淑、宋徵君王微、宋征虏将军王僧达其源出於张华。才力苦弱,故务其清浅,殊得风流媚趣。课其实录,则豫章仆射,宜分庭抗礼;徵君、太尉,可讬乘后车。征虏卓卓,殆欲度骅骝前。”

“先是郭景纯用俊上之才,变创其体。刘越石仗清刚之气,赞成厥美。然彼众我寡,未能动俗。逮义熙中,谢益寿斐然继作。”

“谢混云:‘潘诗烂若舒锦,无处不佳,陆文如披沙简金,往往见宝。’”

“义熙中,以谢益寿、殷仲文为华绮之冠,殷不竞矣。”

关于谢惠连,《诗品》说:“宋法曹参军谢惠连:小谢才思富捷,恨其兰玉夙凋,故长辔未骋。《秋怀》、《捣衣》之作,虽复灵运锐思,亦何以加焉。又工为绮丽歌谣,风人第一。《谢氏家录》云:康乐每对惠连,辄得佳语。后在永嘉西堂,思诗竟日不就。寤寐间忽见惠连,即成‘池塘生春草’。故尝云:‘此语有神助,非我语也。’”

“时谢惠连兼记室参军,惠恭时往共安陵嘲调。末作《双枕诗》以示谢。谢曰:‘君诚能,恐人未重。且可以为谢法曹造。’遗大将军。见之赏叹,以锦二端赐谢。谢辞曰:‘此诗,公作长所制,请以锦赐之。’”

关于谢脁,《诗品》说:“齐吏部谢脁:其源出於谢混,微伤细密,颇在不伦。一章之中,自有玉石,然奇章秀句,往往警遒,足使叔源失步,明远变色。善自发诗端,而末篇多踬,此意锐而才弱也,至为后进士子之所嗟慕。朓极与余论诗,感激顿挫过其文。”

“次有轻薄之徒,笑曹、刘为古拙,谓鲍照羲皇上人,谢脁今古独步。而师鲍照终不及“日中市朝满”,学谢脁劣得“黄鸟度青枝”。徒自弃於高明,无涉於文流矣。”

“文通诗体总杂,善於摹拟,筋力於王微,成就於谢脁。”

“永明相王爱文,王元长等皆宗附之。约於时谢脁未遒,江淹才尽,范云名级故微,故约称独步。”

“子阳诗奇句清拔,谢脁常嗟颂之。”

关于谢庄,《诗品》说:“宋光禄谢庄:希逸诗气候清雅,不逮於范、袁。然兴属閒长,良无鄙促也。”

“颜延、谢庄,尤为繁密,於时化之。故大明、泰始中,文章殆同书抄近任昉、王元长等,词不贵奇,竞须新事,尔来作者,浸以成俗。遂乃句无虚语,语无虚字,拘挛补衲,蠹文已甚。但自然英旨,罕值其人。词既失高,则宜加事义。虽谢天才,且表学问,亦一理乎!”

“齐有王元长者,尝谓余云:‘宫商与二仪俱生,自古词人不知之。唯颜宪子乃云‘律吕音调’,而其实大谬。唯见范晔、谢庄颇识之耳。尝欲进《知音论》,未就。‘”

“以访谢光禄,云:‘不然尔,汤可为庶兄。’”

关于谢超宗,《诗品》说:“齐黄门谢超宗、齐浔阳太守邱灵鞠、齐给事中郎刘祥、齐司徒长史檀超齐正员郎锺宪、齐诸暨令颜则、齐秀才顾则心檀、谢七君,并祖袭颜延,欣欣不倦,得士大夫之雅致乎!余从祖正员尝云:‘大明、泰始中,鲍、休美文,殊已动俗,惟此诸人,傅颜陆体。用固执不如,颜诸暨最荷家声。’”

(四)

《诗品》所评共一百二十二人,均源出《国风》和《楚辞》。

《国风》第一代传人分为二支。一支是《古诗》,经刘桢至左思;另一支则是曹植。作为《诗品》全书中品第最高的诗人、中国诗歌抒情品格的确立者,曹植在诗史上具有“一代诗宗”的历史地位。故明王士祯尝论汉魏以来二千年间诗家堪称“仙才”者,曹植、李白、苏轼三人耳。

曹植传人也分为二支。一支是陆机,另一支则是谢灵运。《国风》的第二代传人陆机的传人颜延之:“宋光禄大夫颜延之:其源出於陆机。尚巧似。体裁绮密,情喻渊深,动无虚散,一句一字,皆致意焉。又喜用古事,弥见拘束,虽乖秀逸,是经纶文雅才。雅才减若人,则蹈於困踬矣。汤惠休曰:‘谢诗如芙蓉出水,颜如错彩镂金。’颜终身病之。”

《国风》的第三代颜延之的传人为谢超宗、丘灵鞠、刘祥、檀超、锺宪、颜则、顾则心、任昉。

谢超宗(430—?),陈郡阳夏人,元嘉九年(432),祖父谢灵运受到诬陷,全家被贬谪到广州,时谢超宗只有三岁。元嘉三十年(453),父亲谢凤去世后,才得返回都城建康。勤奋好学,具有文才,盛得名誉,宋孝武帝大为赞赏:“超宗殊有凤毛,灵运复出矣!”此为“凤毛麟角”之由来。

《诗经》,分出《国风》和《小雅》。《小雅》的传人阮籍;《国风》的传人为古诗和曹植。古诗的传人依次为刘祯、左思;曹植的传人为陆机和谢灵运。谢灵运杂有景阳之体;陆机的传人为颜延之。颜延之的传人有八,其中有谢超宗,即谢灵运的孙子。

《楚辞》的传人为李陵。李陵的传人有三,即班姬、王粲和曹丕。王粲的传人有五,其中张华的传人有七,其中谢氏有二,即谢混和谢瞻。谢混的传人为谢脁。

既然“东山之雅会”说的是谢道韫,那么《红楼梦》金陵十二钗正册判词说:“可叹‘停机德’,堪怜‘咏絮才’。玉带林中挂,金簪雪里埋。”说的就是林黛玉、薛宝钗。

曹雪芹在《红楼梦》或《石头记》中,多次提到谢氏家族,或许“贾史王薛”其实就是“王谢假史”。

今湖南谢志明宗长的《〈红楼梦〉作者新考》和《红楼湘娄文化考》说,《石头记》的始作者应是个名叫“谢三曼”的女性,宛如“妙玉”之人。

新闻中心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400-6786659
Copyright https://www.nkbjx.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深圳市闻诺科技有限公司
粤ICP备13035220号-3 (浏览本网主页,建议将电脑显示屏的分辨率调为1024*7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