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尚文化,敦亲睦族民风佳
作者:系统录入 2015-05-13 10:27:22
来源:系统录入
—大坪乡清江简介
大坪乡桥庄村清江位于南康市北部,公路交通方便,横(市)大(坪)公路途经该地,大广高速公路横市互通立交出口离该村仅3. 5公里。清江解放后一直是个行政村,曾先后隶属稿背乡(1949年一1956年),田西乡、大坪乡(1965年一2003年),2003年撤村并村时,将其中并入桥庄村。现清江仍有6个村小组,农户231户,农业人口923人,其中邓姓有154户,人口718人。
经查阅南埜邓氏八修族谱(民国三十一年),邓奇公南梁三十二世嗣孙尧文撰写的《邓氏合修族谱序》载:“奇公仕唐任广州会判,值阉宦乱政,解印梨水山,传岳、嵩、岗三公,因避乱海寇氛,并逾梅关,而相土启宇南埜,岳公居南梁,嵩公居富下,岗公居清江,鼎足列时而为三系基祖焉。”又据民国三十一年信丰县县长南昌邓必兴为《南埜邓氏合修族谱》(八修)撰写的《南梁、富下、清江邓氏三系合修族谱序》载: “南梁、富下、清江之邓皆高密候第六子汉张掖太守训之裔孙。唐奇公之后,……奇生子岳、嵩、岗三人,因遭海寇之乱,乃庚岭而北于南梁、富下、清江,各占一籍.”从族谱史料分析,唐朝崩溃之后,皇朝政权更替,分为五代十国,后梁乾化二年(公元912年)邓奇公的长子如岳卸任虔州行营都统,带着家人肇基于南梁;次子如嵩迁播于富下(今隆木乡瑞坑);三子如岗落脚于清江,为该地的鼻祖.又据长辈介绍,如岗公始住地点为清江巉下(即现名叫清江下垇子),因此自古以来民间就有:“横直几十里,清江巉下先开基”的传说,因此如岗公就在此繁衍生息。明朝洪武年间,南梁邓奇公之十五世明善公又自南梁迁徙到清江,明善子三:汝器、汝舟、汝梅,尤其是汝器公,德高望重,明朝正统年间,参与主持南梁第二次编修族谱工作,并于正统甲子夏日〔公元
1444年)撰写了《南梁邓氏族谱序》。
迁徙情况,德宽明朝迁住禾田村黄邦,德广于明朝迁大余新民村田心里。清江具有邓姓传承千余年历史,自开基至今已传衍36代.崇尚文化,敦亲睦族早已成为该地的良好民风;努力奋进,争取进步是该地邓氏后裔的不懈追求;艰苦创业,穷则思变是村民的宝贵精神.改革开放恢复高考之后,有近百人被大学三本以上院校录取,且有“一家三兄妹,同
登本科院校榜”的佳音(曾被赣南电视台采访宣传)。在国家公职人员中具有副高以上技术职称的7人;在外创千万元以上的民营企业家多人。如今的清江人丁兴旺,人文蔚起,从二十一世初开始,先后有邓姓二位宗亲脱颖而出,晋升为副县级干部(现任寻乌县委常委、纪检书记旺华,南康市人民政府副市长晓〔生〕楠);到目前高校研究生有5名(其中博士1人,硕士4人)。村容村貌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百姓生活达小康,有的还超小康进入富裕阶段。
(撰稿人:性安 生琼 延东)
二0一二年七月